「有傻瓜來買,有傻瓜來賣」 新加坡這家店是啥操作

2021年12月08日   •   4萬次閱讀

二手貨市場又可分為市面仍買得到的舊物,和瀕臨絕版的舊物。

人們喜歡逛二手貨商店或舊貨市場,原因各有不同。因為懷舊情懷,喜歡有時光印記的老東西,也可能是想淘寶,挖掘價廉物美的好東西,還有是為了環保,支持舊物循環升級使用。

二手貨市場又可分為市面仍買得到的舊物,和瀕臨絕版的舊物。舊物的價值,除了由市場需求定價,也因為物以稀為貴而身價不凡。專攻不同市場的舊貨業者與《聯合早報》分享定價、議價的學問。

受訪的二手貨業者相信,通訊便利,網上交易平台選擇多,舊貨買賣已無須面對面交易,只要業者掌握維修保養,升級改造的技能,舊貨市場仍有美好前景。

談二手貨的買賣,很難不提及2017年讓路給城市建設的結霜橋舊貨市場。

雙溪路(Sungei Road)狹窄的街道兩旁,曾經滿是人聲交織的熙攘氣息。擺滿各類二手商品的路邊攤,如今只成追憶。

承載了兩三代人記憶的結霜橋舊貨市場走入歷史後,新加坡二手商店依然遍布島國各個角落。近年也有不少公司開發數碼平台,讓用戶可以自由買賣二手商品,人們能輕鬆地將家裡的閒置物品通過網絡推銷出去。

另一方面,日前有報道指搬到吉蘭丹巷一帶組屋區的前結霜橋舊貨市場攤販,生意受疫情影響下跌八成,連支付300元租金都成問題。

是逛二手貨商店的人少了,抑或二手貨不再具有吸引力?各大二手商店在新加坡還有沒有市場?

二手家具篇:升級改造有價

人們喜新厭舊,淘汰舊電器家具,卻為二手商店製造商機,也賦予舊物有循環應用的第二生命和價值。舊家具在時光的磨礪中漸漸褪色,二手家具商回收舊家具,翻新改造後,舊貌換新顏,不僅成了實用家具,也能為居室增色不少。

走入甘榜安拔(Kampong Ampat)153號俊傑大廈的福祥私人有限公司(Hock Siong & Co.,以下稱福祥),仿佛到了一個到處有故事的家。這裡售賣的產品全都是從新加坡酒店、住家回收並翻新的二手家具,然後再以全新面貌銷售給顧客。

福祥二手家具從新加坡酒店、住家回收並翻新的二手家具。(龍國雄攝)

福祥的老闆杜進祥(60歲)受訪時分享,兒時的他家境貧窮,父親是「加龍古尼」(karung guni),靠收取舊貨和舊報紙養活一家十兄弟姐妹。由於父親患有哮喘,不能過度操勞,他念小學時就幫忙父親到甘榜住家收取舊貨來賣。

福祥二手家具店老闆杜進祥說,一個國家越先進,舊貨市場存在就越有價值。(龍國雄攝)

杜進祥對舊貨的定義和一般人認為東西用破舊不同。他說:「不管東西是新的,是否用過,一旦從一手賣出去就是二手貨。舊家具到了我們手裡,我們就會想辦法將它重新包裝,再推銷出去。」

杜進祥曾經在結霜橋舊貨市場擺過路邊攤,也曾經瞞著父親在組屋樓下開小店,成為「加龍古尼」的中介從中賺取利潤,甚至在1990年代,大規模地向新加坡各大酒店買進舊貨來賣。今天的福祥仍舊與一些酒店合作。「酒店會讓我們挑選要買的舊貨,我們並不是什麼家具都收,會考量這些家具是否有市場價值或是否能升級改造。」

福祥是杜進祥一步一腳印,從小規模的二手生意白手發展成今日的二手家具店。他自嘲書念得不多,但他勤奮幫忙父母,從中學到許多做生意的方法。

家庭凝聚力推動二手家具生意。杜進祥的太太和三個女兒都在店裡幫忙打理業務,一家人並肩作戰,非常難得。「孩子們願意接續二手家具店的生意,令我感到欣慰,父親留下生意給我,我將它發揚光大,但時代和環境已經不一樣了,我們要跟著時代轉變。」

大女兒杜岳瑩(33歲)的加入為父親的生意帶來轉變,她說:「我2001年進來福祥幫忙,觀察到父親從事的二手家具生意是一門夕陽行業,必須做出改變。」

杜岳瑩先後為家族生意開了面簿專頁、Instagram帳號,甚至設立網站,把二手家具的照片上載到社交平台上,為家具店開拓新客源,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自家品牌。

三年前,杜岳瑩開始於每個周六通過面簿做「Walkie Hockie」直播,介紹每周新貨,吸引顧客上門選購。她說:「二手家具店的商品流動性大,我們不像一般家具店每隔幾個月進一批新貨。二手貨數量有限,賣了就沒,直播介紹更省時省力。」

如今買賣二手家具愈來愈方便,顧客只須將舊家具的照片發送過來,從照片上即能斷定家具是否有回收價值,靠的是回收商經驗的累積。

杜進祥說,現在的房子小,許多人偏愛購買小型沙發。一些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木質家具與藤製家具經過修復,也能成為富有現代感的家具,推出後受到歡迎。

每一件二手貨都代表人生的一段路。杜進祥說:「有人帶了一個娘惹櫥櫃要賣給我,坦白說我看那櫥那麼大,內心喜悅萬分。不過,交談中那人一邊哭,一邊說著他和這櫥的故事。原來那櫥櫃是他爺爺留給他爸爸,爸爸再留給他的,但他為了要搬去和女兒同住,無法將這大型櫥櫃搬到女兒家,只能賣給我。雖然櫥櫃是他帶來的,但他的心痛和失落是感受得到的。」

到二手商店買東西,雖有定價,但顧客可以議價,更吸引人的是宛如尋寶的樂趣。杜進祥說,他的許多忠實顧客視逛二手家具店為減壓的方式。午餐時間,不少顧客在家具店裡走動,有顧客說:「外面的購物商場賣的東西都一樣,來這裡最舒服,看著看著心境就不同了。」

愛惜稀有木料

二手家具店回收實木家具,杜進祥喜歡花梨木、黃花梨木、緬甸柚木等優質木料製成的家具,這類硬木家具耐用、品質佳,也有增值的可能。他說:「舊款家具現在已找不到,以前的東西品質比較好,現在什麼東西都大量生產,新家具雖然價格便宜,品質卻愈來愈差,一些木料一碰到水就壞。」

杜進祥說:「我會維修家私,也會設計東西。做二手家具生意,要親力親為,學以致用。對於稀有木料,我們要愛惜。回收這些家具,不但環保,還可避免它們從市面上流失,即便價格不貴,有時我們賺很少,也要把它變成美美的,把它打造成符合現代或具有藝術感的二手家具。」

除了選擇經典款的設計單品,顧客更在乎實用性和質感。二手家具店的樓上是工作室,舊家具經過師傅們的修復、打磨、上漆後,不僅讓舊家具「起死回生」,還重新賦予使用價值,有些桌椅甚至絲毫沒有二手痕跡,售出時可賣出更高的價錢。

杜進祥樂觀看待新加坡舊貨市場,認為前景光明。「一個國家越先進,舊貨市場存在就越有價值,只可惜新加坡缺乏維修人才,年輕人都不要做這行。如果可以找到工人維修,這絕對是一門可以做的生意。」

舊貨尋寶篇:時光雜貨有情

有人形容,逛二手店,就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誰說不是呢?

在丹戎巴葛一帶的克力路(Craig Road)轉角,有一家名叫「東門昇」的老店鋪。這家樓高三層的二手店,裡頭擺滿林林總總的舊物品,從舊家具到最時興的家電、生活用品、樂器、攝影器材等,儼然就像是一家雜貨鋪。

五天內造訪這家店兩次,發現擺在門前的一對娘惹老椅子早已不在。江祥滿說:「我打磨上色後已經賣出去了。」聽說顧客是在還沒看到椅子打磨上色後的樣子就已下定決心要把老椅子買回家。從事古董舊貨生意40年的江祥滿(76歲)說:「對啊,對方很有把握,他們買慣了,不怕的,是常客。」

江祥滿買賣二手貨近半個世紀,把舊物當寶來收藏。(龍國雄攝)

20多年前,江祥滿原本在湯林生路(Tomlinson Road)一家店的後門經營舊貨生意。招牌上的「東門昇」,是友人當年從「Tomlinson」直譯過來的。

原本在造船廠工作的江祥滿,遭公司裁員後,便開始從事舊貨生意。他坦言:「我小時候就對舊物有興趣,當時也不懂什麼是古董,就是喜歡收集東西,人家搬家不要的,我就撿回家修理。」自己開始賺錢時,偶爾也會到結霜橋舊貨市場買東西回家收藏。

光顧「東門昇」的顧客形形色色,大家各有自己想找的東西,有人來買一盞燈,也有人買一颱風扇,大家各取所需,有人買來用,有人買來收藏。

「有人喜歡舊東西,有的人給他新的東西他都不要,甘願去買舊的。有人喜歡買舊床,有的人看到舊床怕得要命,忌諱問有沒死過人?阿嫲在床上生了20個孩子你不講,她一個人死你就怕,有什麼好怕,哪一條路沒有死過人?」

說著,江祥滿隨手拿起數塊刻字磚塊。這些刻有「亞歷山大」「裕廊」「巴淡」「南洋」等的刻字磚塊,都寫著當時的磚廠名字或地點。「有人看著新奇,覺得有趣,想把這些磚塊買回家收藏。」

術業有專攻 二手貨回魂有術靠專才

通往二樓的樓梯間,擺滿了有年代感的玻璃杯、月餅木模、小鬧鐘。江祥滿說:「一些舊貨收回來時還能用,壞了我就修理好。可以修的東西我就修,不可以修的我就不修,有些人買回去也會自己修理。」

打開二樓後門是江祥滿的維修房,許多破損的舊物經他手賦予新生命。(龍國雄攝)

即便是那些年久失修或是修不好的舊貨,還是有其存在價值。一些人會向他租借做道具,也有顧客買下放在餐館、咖啡座當作擺設。

「東門昇」一周開門七天,江祥滿每天在店裡都會拿出一些舊東西來修修補補,消磨時間。江祥滿說:「我會修留聲機、時鐘……修東西是沒人教的,一路做,一路學,如果花錢出去找人修理,根本賺不到錢。」

他說,自己的經驗都是向顧客學來的。「顧客會告訴我們,要買什麼,我就幫他找,找到就打電話給他。我從中跟顧客學,多參考資料,顧客才是專家。」

江祥滿的顧客滿天下,顧客上門時都叫他作「Ah Keng」。「我有許多顧客拿東西來送我,不收錢。一些同行朋友『上岸』不想做了,也會把一些名貴的家具送給我。」

不少人經過江祥滿的店都會被門前掛著的黃色橫幅吸引,用英文寫著江祥滿的一套「傻瓜論」:我們買的是垃圾,賣的是古董。有傻瓜來買,有傻瓜來賣。他說,知音人將它買去看成是寶貝,在另一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只是一件垃圾。

東門昇的主要客源是新加坡人。疫情前,二手店吸引許多旅客來買小商品,新加坡客的購買力則比較強。」店裡的一些舊物沒有標價,江祥滿說,沒有標價的可以問。如何為物品定價?他說,舊物沒什麼行情可言,靠的是經驗。

江祥滿認為,現在年輕人不收集舊物,進來的充其量是感到好奇,看過癮。「以前的年輕人喜歡收小東西,現在的年輕人每天看手機,沒什麼雅致來欣賞舊東西。」

尋獲故人舊信件見字如面

顧客要找的,在店裡幾乎都能找到,江祥滿都清楚記得物品擺放在哪個位置。採訪當天,有顧客上門找印著郵戳的信件,不一會兒,江祥滿捧著一個盒子上前,裡頭裝有一堆泛黃信件,信件上蓋著各國的郵戳。

一封封的書信,滿載著說不盡的故事。(龍國雄攝)

江祥滿說,有個顧客來我店買東西,無意中在信件上看見友人的名字和地址,就通知友人。「我都不知道自己如何從那人母親的家裡收集了一疊信。原來那些信都是她媽媽當年寄給她姐姐的,於是姐姐透過妹妹,將這些信件從我手上買回去。」若干年後,那人再次看見媽媽給她寫的信,見字如面,令人動容。

江祥滿也說,到舊貨市場買東西,必定要做足功課,以免受騙。「我不騙我的顧客,做人要將心比心,我向別人買貨,如果對方騙我,我也不喜歡。如果舊物有瑕疵要先說,顧客才不會有被騙的感覺。」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