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圖:CNA)
不少家長在中學分配結果出爐之後上網申訴,孩子成績不俗,卻因沒有被選擇的六所學校錄取而被分配到不理想的學校,也有網民指出是龍年寶寶競爭更加激烈所致。
教育部指出,超過九成學生被分配到所選擇的六所學校之一,中學分配結果跟往年的情況相當。
考7、8分卻分配到22、23分的學校
據《8視界新聞網》了解,一些家長通過匿名方式在社交媒體Facebook群組PSLE Discussion and Information Group申訴,孩子考獲7M、8D等成績(最佳成績為4分),卻因無法進入自己所選擇的六所學校,而被分配到截分點為22至23分的中學。
家有龍寶寶的林先生就告訴記者,女兒考獲14P,他們參考了教育部網站上所公布的前一屆截分點,選擇了分數線介於13到15的中學,結果全數落空,被分配到最靠近住家、一所成績不太理想的學校。
中學分配結果出爐時,他正在國外旅行,為了進行上訴,不得不忙了一個早上打電話和上網查詢他所選擇的五所學校的截分點。
「教育部根本沒有一個(公布最新截分點的)中央系統,需要家長自己去找。這非常不合理,這種簡單的東西為什麼不能直接公布?我們就可以看周圍哪一所學校符合我們的條件,然後再去跟進。」
林先生稱,他留意到幾乎所有學校的截分點都下跌(錄取門檻提高)。「我們家中去年和前年都有人進中學,沒有這麼多的學校大跌的。」

一些家長通過匿名方式在社交媒體Facebook群組PSLE Discussion and Information Group發帖申訴。(圖:Facebook/PSLE Discussion and Information Group)
逾八成學生進入首三選項
小六畢業生報讀中學時,可列出六個心儀選項。教育部網站資料顯示,教育部會根據學生的小六會考成績來為他們分配中學。
如果最後的學額有多名學生爭取,且他們的成績相同,當局就會採取其他定奪標準(tie-breaker),包括公民身份和擇校排序,來決定由誰獲得學額。當學生的各項條件都相同時,才以電腦抽籤決定。
至於無法被分配進入任何一所心儀學校的學生,教育部將根據他們的正式註冊地址,將他們分配到仍有學額的學校。
教育部發言人今天(21日)答覆《8視界新聞網》詢問時指出,今年中學分配結果中,通過中學分配組別(Posting Groups)PG1、PG2和PG3分配到中學的學生比例與去年相當。
發言人也說,超過八成的學生獲分配進入自己首三個選擇的學校,而超過九成的學生被分配進入他們所選擇的六所學校之一。
需要通過其他定奪標準進行分配的學生,大多按公民身份和擇校排序決定,而需要進行電腦抽籤的學生比例約為十分之一。發言人指出,這些情況與往年相近。
發言人也說,這一屆小六會考學生的中學分配結果與上一屆相當。這表明,與往年一樣,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學校時一般都會選擇不同分數線的學校。
發言人表示,學額規劃考慮的是全國和各地區的預計需求(projected demand),以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中一學生都有足夠的學額。教育部一直並將繼續確保我國的中學為每一屆學生提供足夠的學額。

中學生。(圖:資料照片)
議員建議謹慎考慮擇校排序
身為政府國會教育委員會主席的先驅單選區議員鄭德源建議,家長可考慮向希望入讀的學校提出上訴,但提醒家長孩子的分數應該在學校的錄取分數範圍之內。
他透露,他也有居民碰到這樣的情況,他已代對方寄出上訴書。
他也指出,家長和學生應該非常謹慎地考慮並安排他們的中學選擇,因為他們的擇校排序將直接影響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