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的陳旭年街是不少新加坡遊客到當地旅遊的熱門景點。(海峽時報)
來往新柔的火車服務是唯一可避過長長車陣與人龍的交通方式,同樣沒有意外,打開馬來亞鐵道公司(KTMB)的售票網頁,重要時段的火車票也早被一掃而空。
自疫情後新馬邊境解封以來,新加坡人到新山報復性消費的熱潮似乎沒有消停的跡象,加上新元兌馬幣維持高檔,馬國人蜂擁越堤來新加坡討生活,也讓新馬邊境流量非但已恢復疫情前水平,甚至還進一步創下新猷。
即使最近新馬兩地近來有不少媒體報道點出,新山的食衣住行越來越昂貴,顯然也並未影響國人過海撿便宜的興致。

接下來的連假,新柔長堤估計又會迎來繁忙的交通。(海峽時報)新山物價因為新加坡因素而變貴了嗎?
據馬國《星報》報道,新山的咖啡價格過去三年已經漲了70%。
過去,一杯傳統咖啡店的咖啡只是要價1.50令吉(0.43新元),如今則是動輒約2.60令吉(0.74新元),如果打包更可高達2.80令吉。
除了咖啡豆、咖啡粉和糖等原料價格上漲導致咖啡飲料變貴,據新山咖啡酒餐商公會透露,新山咖啡價格上漲,恐怕也和新加坡脫不了關係,原因是:
不少馬國人在1新元兌3.5令吉的誘惑下紛紛「跑到」新加坡賺新元,新山的咖啡店業主不得不掏出更多錢來留住員工,這也導致營運成本上升,最終不得不轉嫁給消費者。
住宿方面,隨著馬國的銷售與服務稅(SST)今年3月1日起從6%調升至8%,加上電費調漲新山酒店價格,柔佛酒店的價格預料也會增長20%至30%。
去年底也有新加坡媒體報道,一些新山民眾有感新加坡遊客湧入推高了當地物價,包括餐飲和生活用品的價格都受到了影響。
然而,這一連串讓新山看似「越來越貴」的軼聞,卻無阻新加坡人越堤消費的慾望。
今年3月8日至18日的新加坡學校假期,兩個新馬陸路關卡共有超過510萬人次通關,其中3月15日的通關人次將近50萬,是歷來每日通關人次的新高紀錄。

新馬關卡的通關人次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海峽時報)柔佛通脹數據沒有想像中嚴重
究其原因,除了新元兌馬幣持續強勢,讓新加坡人可「毫無顧忌」地在新山消費,馬國,尤其柔佛州通脹情況實際上沒有當地民眾所感受的那般嚴重,亦有可能是新加坡人到彼岸消費熱度持不減的因素之一。
從宏觀角度來看,馬國統計局最新公布的通脹數據顯示,馬國今年2月的通脹率同比增長1.8%,柔佛的通脹率則是更低的1.5%。
進一步深入細究還可發現,新加坡人較常到對岸消費的品項,包括食品及飲料(1.3%)、餐廳及住宿服務(2.4%)等,柔佛州的通脹數據也都低於馬國全國水平,只有服飾(0.3%)高於全國平均。
這變相說明了,就算新加坡人湧入新山消費,也沒有造成當地物價顯著上漲。
針對新加坡遊客推高柔佛物價的傳聞,柔佛消費局局長莉莉絲(Lilis Saslinda Pornomo)今年2月也出面闢謠,強調沒有數據支持這類說法。

柔佛的通脹數據未如想像中糟糕。(聯合早報)
對柔佛民眾而言,由於近年來當地收入增長陷入停滯,「體感」上或許會覺得新山物價變貴;但對手持新元的新加坡人來說,新元強勢加持下,新山始終還是個撿便宜的好去處。在新加坡同樣也面對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到鄰國購物,對部分人而言也是舒緩生活費壓力的解方之一。
如此看來,新馬關卡繼續「塞塞塞」,恐怕短期內都會是常態,移民局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出面做出相關提醒,預料也會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