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新加坡舉辦「前進動力」TKK150 研討會探討影響力投資

2024年10月09日   •   1026次閱讀

伴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兩條威武的金龍「游」入會場,為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活動拉開序幕。10月4日,在新加坡富麗華河畔酒店舉行,主題為「前進動力:連接企業,實現影響力成功」的研討會,邀請了來自新加坡、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優秀投資、商業、研究、社團代表以及外交官近200位齊聚一堂,聚焦社會影響力,共同探討嘉庚精神的時代意義。

伴隨鏗鏘的鑼鼓和隆重的舞龍儀式,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活動拉開了序幕

陳嘉庚的一生創造了巨大的商業成就,涉及農業種植、製造、地產、航運和貿易。他的社會貢獻中也以忠公、勤儉、教育、創新與誠毅五個價值觀為基礎,體現了「嘉庚精神」。與「嘉庚精神」相一致,主題為「前進動力:連接企業,實現影響力成功」的 TKK150 研討會旨在提供一個平台,連接新加坡和區域影響力投資領域的投資者、創新者、慈善家和專業人士。它促進了為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量身定製的有意義的目的的聯繫、協作和合作。

引用中國諺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陳立人在演講中強調向企業和社會影響力的投資夥伴增強學習的重要性。

陳嘉庚孫子陳立人(Tan Dib Jin)先生致開幕詞,他希望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和網絡,促進新加坡社會影響力投資的發展。他也引用了中國古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強調向企業和社會影響力的投資夥伴增強學習的重要性。

來自新加坡、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優秀投資、商業、研究、社團代表以及外交官近200位齊聚一堂,聚焦社會影響力,共同探討嘉庚精神的時代意義。

陳嘉庚在中國和東南亞的影響力

今年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年。據報道,中國廈門政府在今年10月已通過《廈門市嘉庚教育遺產保護辦法》,確定每年10月21日為「嘉庚教育遺產日」,從2024年開始。該《辦法》鼓勵公眾參與,包括推進有關場所向公眾開放、鼓勵捐贈文獻資料、鼓勵專家學者開展研究、鼓勵居民開展有關文化活動、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

陳嘉庚(1874年-1961年),出生於廈門集美,是中國近現代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17歲他遠赴新加坡,隨父經商,艱苦創業,獲得巨大成功,成為東南亞著名的「橡膠大王」。他捐出大部分資產和收入支援中國抗戰,以及教育興學。1913年,陳嘉庚回到家鄉集美,先後創辦了集美小學、集美中學、集美大學和廈門大學。抗日戰爭爆發後,他不計個人安危得失,被公推為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主席,為國難奔走呼號,東南亞華僑在他的號召下,出錢出力,為祖國抗戰勝利作出巨大犧牲。1949年,應毛澤東主席的邀請回國參加政協籌備會。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等職。陳嘉庚一生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不朽貢獻。他的高風亮節,贏得了海內外同胞的高度尊敬,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新加坡是陳嘉庚事業騰飛的起點,他也是20世紀新加坡和東南亞華僑界的傑出人物。他一生最輝煌的20年也是在獅城度過,正是新加坡這塊土壤造就他傳奇的一生。他在新加坡先後領導華僑創辦5所華校,包括華僑中學、南僑中學、光華學校、愛同學校、道南學校等,並資助兩所英文學府:英華學校和萊佛士學院。

陳嘉庚的影響遍及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柳氏戰略創始人柳健興(Liew Kian Heng)通過陳嘉庚對教育的貢獻,解讀他的戰略管理思維。柳博士認為,早在西方正式管理制度建立之前,陳嘉庚就已深諳戰略管理之道。他對教育的戰略管理影響深遠,創立或參與了很多教育學府,無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現在幾乎都進入了百年歷史,其中廈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英華、華中等,如今都是知名學府。

10月4日,在新加坡富麗華河畔酒店舉行,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主題為「前進動力:連接企業,實現影響力成功」的研討會圓滿舉行。前排:IOA執行主席陳銘(左3),名譽主席陳立人(左5)

IOA 發出三項行動呼籲

TKK150 研討會由亞洲影響力(Impact of Asia Limited,簡稱IOA)主辦,該組織是一家在新加坡註冊的非營利組織,旨在促進社會影響力投資的合作文化,以實現社會、環境和經濟利益,此次活動是與各種合作夥伴和贊助商的合作成果。

研討會的主題是「尊重過去 • 激發未來」,重點關注教育、醫療保健、商品和可持續性等關鍵領域。該計劃包括「投資者的優先事項」和「創新者的推介」等環節,鼓勵合作和互利共贏。

秉承陳嘉庚價值觀,汲取歷史教訓,陳嘉庚曾孫——活動主辦方IOA執行主席陳銘(Daryl Tan)在致辭中提出三項行動呼籲,即團結、激勵和共創偉業。他以馬來西亞吉隆坡陳氏書院為例,解釋如何團結一致,探索互利合作。陳氏書院的成員憑藉各自的專長團結起來,在餐飲、建築和科技行業領域開展合作,同時為書院的發展作出貢獻。

陳嘉庚的商業版圖涉及農業、製造業、房地產開發、航運和國際貿易等多種商業活動,他的成功植根於合作、領導力、仁慈和尊重等價值觀,這體現了持久的「陳嘉庚精神」。此次研討會也踐行慈善使命,報名費收入都將捐給新加坡視障人士協會 (SAVH),履行對支持教育的承諾。

研討會上,主辦方頒發獎盃給支持機構。

與這些價值觀相一致,研討會為以社會影響力為導向的投資者、創新者和領導者提供了一個聯繫和合作的平台。此次活動專為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量身定製,展示了強調影響力投資和增長的項目。

定製的3D陳嘉庚獎盃以及印有陳嘉庚頭像的特別版T恤衫,紀念TKK誕辰150 周年

討論:科技對社會影響力投資的作用

此次研討會上舉行了以「科技在推進東南亞社會影響力投資戰略中的作用」為主題的小組討論,有四 位討論嘉賓從自己的背景和行業分享了觀點。

Bluente 執行長 Daphne Tay, 分享了科技如何推動社會影響力行業和人工智慧翻譯服務領域的進一步發展。作為一名社會影響力企業家,Tobias Ang 開發了一個改善患者護理和康復服務的動態分析平台,支持社區內有獨立生活的老年人,並為家庭健康監測提供解決方案。

陳忠熙(Dr Alex Tan),是林文慶醫生(1921)契約的信託人,他也是東南亞歷史學家,也是書籍和歷史文物的收藏家陳育崧(Tan Yeok Seong)之子。他合著了《記憶劇場:20 世紀新加坡的工業遺產》,對新加坡歷史做了大量研究。在論壇上,陳忠熙講述了陳嘉庚的成就,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推動那個時代的社會影響力投資行業的發展。

小組討論的主題是「技術在推進東南亞影響力投資戰略中的作用」,由柳健興博士主持。

時代財智總編輯宋娓認為,媒體有了科技,如虎添翼。藉助數據分析技術和利用搜尋引擎優化,機構可以提高線上影響力。然而,她警告說,建立社會影響力投資項目的聲譽不能僅靠媒體報道,還取決其高管的道德行為和舉止。尤其是在顛覆的數碼科技時代,數字媒體也存在潛在風險。在履行媒體責任的過程中,時代財智今年已發表 250 多篇有關社會影響力投資的新聞稿,她為此感到自豪。當藉助科技講故事時,我們也需要創造更多參與、合作的機會,並產生更大而積極的社會影響力效果。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472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