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李光耀誕辰100周年。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華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黨溪鄉 ,畢業於新加坡萊佛士學院,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創始人。新加坡建國總理,被譽為「新加坡國父」。2018年12月18日,李光耀獲得「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為紀念「李光耀誕辰100周年」,本號推出「百年光耀」系列文章,敬請關注。

一個國家的領袖, 他的健康雖然說是「個人的生命問題」,但是也與一個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
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50多歲就逝世了,死後中華民國一度「群龍無首」,出現了「一盤散沙、軍閥混戰」的現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主席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也是60多歲就逝世了, 所以他看不到改革開放實現的那一天了。
「剩者為王」。鄧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因為在文革中雖然「三起三落」,但是「大難不死」歷經風雨「活了下來」,而且活到了90多歲,所以才能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李光耀的長壽,與他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堅持不懈的鍛鍊身體是密不可分的。
養生之道就是「運動之道」
升官在於活動,生命在於運動 。靜坐也是運動,只不過是形式不同而已。
1992年5月,李光耀在卸任總理的職位後,接受了《聯合早報》的採訪,談到他治國30多年的養生之道。
李光耀經常運動的項目有跑步、游泳、騎車等等,他每天都運動一個小時以上,不論天氣好壞,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天氣不好,就在家裡的跑步機上鍛鍊。
出國訪問就抽空鍛鍊。李光耀說,如果我停下來不鍛鍊,就會老得更快!李光耀說,跑步的感覺真好,我決定在打完高爾夫球以後跑步,跑步只需要15分鐘,於是索性多跑步、少打球。
戒菸,打高爾夫球、游泳、跑步、旅遊等等,都是我保持身心健康的秘訣。我的日常生活安排都是定好了的。早上起床洗好吃好後,先要把電子郵件清理一遍,接著讀當天的報紙,然後鍛鍊,之後差不多就到午飯時間了。午飯後,我會出門去我在總統府的辦公室,處理一些文件,然後開始寫文章或者演說稿。下午和傍晚,我有時候會有採訪安排。在見完記者之後,我會找我的中文老師學一兩個小時的中文。
出國訪問 堅持運動
李光耀不論在國內或者國外,他都堅持運動,他訪華33次,每次在出訪問期間,都堅持抽出時間來運動身體,隨行的記者多次拍攝到他跑步的鏡頭。
1980年11月13日,李光耀在第二次訪問中國期間,李光耀一行到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承德避暑山莊參觀後,在準備乘坐火車返回北京時,他仍然不忘鍛鍊身體,抽空在月台上跑步健身。

1985年9月14日,李光耀在第三次訪問中國期間,在上海下榻的酒店附近,在保安人員的陪同下,他健步如飛,跑得一頭大汗,他一邊擦汗,一邊還在跑步。隔天,他將要繼續訪問山東曲阜,在那裡慶祝他62歲的生日。

如果應邀出國開會,他依舊會帶上健身器材,或者是在室內跑步。
李光耀經常從事的運動項目除了跑步外,還有游泳和騎自行車。如果是應邀去沒有運動設施的國家開會,他的隨身行李一定會帶著摺疊的健身腳踏車。他會在清晨或晚飯前進行運動。
李光耀曾在倫敦經濟學院、劍橋讀書時,就喜歡騎車,他花8英鎊買了一輛二手腳踏車,課餘時間騎車到處逛,下雨也不例外。為了鍛鍊體魄,他還參加了划船俱樂部。
後來擔任新加坡總理後,不論在家還是出國,李光耀每天雷打不動堅持長跑20分鐘。李光耀說:「我每天都做運動。如果不做,便感到懶散。我發現健身操使我感覺更好,能開胃,睡得更好。」
李光耀認為,有了運動,還要有足夠的休息才能健康。雖然每天睡眠8個小時最理想。但通常他只睡六七個小時,且因為睡眠質量好,從不失眠。 他認為:運動是治癒一切疾病的的一副良藥、是最佳的「保健品」。
倡導全民運動
李光耀十分重視在新加坡推廣體育運動 。他特別倡導全民體育運動,他認為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必須注意鍛鍊身體,這方面他也率先鍛鍊,並且在新加坡建造了許多運動場所。
新加坡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棟組屋附近,都有健身器材;許多小區都有游泳池。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李光耀的主要運動是高爾夫球和游泳。1976年新加坡大選後,他感覺身心疲憊,於是,他嘗試在打高爾夫球時,利用擊球之間的空隙來跑步。
聖淘沙球場開業時,李光耀親自前來捧場並小試身手。李光耀還是一位高爾夫高手,在世界各國職業球手當中,是為數不多的低差點球手。更讓人驚訝的是,他曾經打出過一桿進洞的紀錄。

新加坡著名的聖淘沙高爾夫俱樂部,就是由李光耀推動建設的。作為滙豐女子冠軍賽和亞洲巡迴賽的主場地,聖淘沙俱樂部擁有兩個風景優美,適合舉辦國際錦標賽的 18 洞高爾夫球場,是高爾夫球員們夢想成真的地方。
2010年,在新加坡舉辦青少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 青奧會火炬傳遞進入倒數第二日, 86歲高齡的李光耀,親自在濱海灣從當日最後一名火炬手手中接過火炬並點燃聖火盆。
早些時候,李光耀還與國際奧委會委員布勃卡等人一起為來自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波札那、蓋亞那、秘魯以及泰國的六名孩子頒發了獎學金,以幫助和鼓勵他們更多地從事體育運動,傳播奧林匹克精神。

圖為李光耀在2010年世界青年奧運會上
對奧林匹克運動會,李光耀說:「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去製造金牌選手,我們的目標是公眾的健康,讓所有的公民擁有鍛鍊身體的機會。」
李光耀還在球場上與一些國家領導人談「政治」,開展外交工作,他 曾在球場上和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解決了兩國爭端已久的邊界問題。

自我隔絕 就會完蛋
李光耀認為,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必須注意鍛鍊身體,特別是退休老人不能老待在家裡當「宅男」,必須要融入社會。李光耀說,我在卸下了所有行政職務後,但我還是堅持去見不同的人。我相信,如果你想保持眼界的開闊,想要跟上形勢的變化,就必須不停地接觸各式各樣的人。除了新加坡,我也經常見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客人,當然,中國、歐洲國家、美國的客人也會見,只是相對少一些。我非常注重一點,除了見以前的老朋友和各國領導人,我還會找機會跟那些來自其他領域的人聊天,學者、記者、企業家或者普通人,我都不介意。
沒了政府內一切職責的我,跟以前相比確實知道的信息少了,也就沒有了那種時刻追求變革的緊迫感。所以我不會再干預什麼事,而是讓現在的領導層做他們認為正確的決定。現在我已經很少對政府提案提反對意見,至少,是比之前我還擔任職務時少很多。因為放權意味著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參與內閣會議的討論,說明自己的觀點。偶爾當我非常強烈地反對某個提案的時候,我會直接跟總理(李顯龍)講我的意見。
李光耀說:我雖然不是特別喜歡旅行,也討厭時差的反應,但是我還是經常旅行,因為只有當你出國旅行時,你才知道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變成了什麼樣子了。我得到人生最寶貴的經驗就是,你一旦遠離他人,自我隔絕社會,就會完蛋。
李光耀在84歲高齡時,出席了「點銀成金」大會,與出席會議的500多位老人,分享他的「養生之道」。他表示已經注意到了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往往有疏遠別人的想法。他強調指出:一旦疏遠他人,你的世界只有你的房間,房間裡只有家具和牆上的照片,這是多麼令人沮喪的事情!
任何時候重視鍛鍊都不晚
李光耀在年輕的時候,也沒有重視健康, 李光耀抽菸喝酒都有。他曾是個胖子,喜歡吃炸雞翅,喝啤酒和葡萄酒。
他說,我還記得30多歲的時候,我多麼喜歡抽菸和喝啤酒。他曾經菸癮很大,一天一包煙。而是在36歲以後,才開始重視健康。李光耀說,到1959年我出任總理後,才開始重視保健問題。後來我發現,煙抽多了容易在競選演講時失聲說不出話,於是我就戒了煙。
那時候醫學界還沒有把吸菸和肺癌、咽喉癌等癌症聯繫在一起。後來我對煙的味道可以說極其反感,這也讓我自己很吃驚。30多歲時我就有了啤酒肚,從媒體發布的照片上我自己都能看到。我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於是我開始打高爾夫球,想靠這個保持體形。但是後來我覺得打高爾夫球不管用,於是轉而開始游泳和跑步。
我知道如果我身體不好,工作效率就會受到影響...... 直到1976年大選後,我覺得很累,提不起勁,即使是出去一次旅行,回來後精神還不是很好。
首先是下決心戒菸。抽菸喝酒容易增加體重,他決心把菸癮戒掉,說戒菸就戒菸,僅僅兩周時間,他就戒菸了,以後再也沒有抽菸了。
其次是打球,李光耀說,我嘗試在打高爾夫球時,利用擊球時間的空襠快步走,使自己出汗。這樣果然我覺得好一些了!於是我肯定,有劇烈的運動,反而會消除疲勞感。
第三是跑步,68歲時,我已經退居二線了, 我開始認真跑步,從每天10分鐘開始後來加到15分鐘,再慢慢地加到30分鐘。
現在我上了年紀跑步時又減少到每天10分鐘,花多一些時間用在騎腳踏車上,因為不想給關節增加太大的壓力。
華人領袖中高壽者
李光耀在老年時期,雖然已生白髮,但仍然頭腦清楚、精神飽滿、腿腳利落,這一切得益於他愛運動的習慣。
黃土墳上無老少。「一個人可以長壽,一個人也可以夭折」。為什麼有的人活得很長,有的人活得很短?每個人是否長壽 ,除了遺傳疾病、戰爭,及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不能改變以外。其它的生活條件,如飲食結構, 健康知識、樂觀心態、經常鍛鍊等等,都是能夠自己改變的 。所以說「健康問題」最關鍵的是自己。求人不如求自己。天靠不住,地靠不住,人靠不住,只有自己才能靠得住,每個人的命運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晚年的李光耀說:現在我89歲了,但是有事的時候我依然能堅持到很晚才睡,而且我走路時完全不用手杖。現在,我每天分三次在跑步機上面走,早上12分鐘,午飯後15分鐘,晚飯後15分鐘,雷打不動。前幾年我還能在每天晚飯前游泳20~25分鐘,現在不行了。總的來說,如果沒有嚴格自律和堅持鍛鍊,89歲的我應該不會有現在的精力。
全世界的華人領袖中,李光耀屬於高壽者。不要說中國的歷史上皇帝,極少能夠活到90多歲,就是當代的華人領袖中,除了鄧小平等少數人是高壽外,其他如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等等都沒有活到90多歲。
特別是新加坡,地處亞洲的最南端在赤道附近,氣候炎熱,歷史上都不是「長壽地區」。在古代中國屬於「蠻荒之地」,都是流放發配罪犯的地方,因為沒有中原宜居,所以居住人口極少,人的壽命都很短。李光耀作為一個國家的領袖,日理萬機,工作壓力十分大,在這個重要位置,能夠活到90多歲,確屬不易。
新加坡會 一直沿著「廉政之路」走下去
李光耀說,回頭看,我今生最大的滿足就是我年輕的時候沒有虛度時光,我一直在團結各方面的力量,說到做到,讓新加坡變成一個任人唯賢、人盡其才、沒有貪污、各種族擁有平等發展機會的國家。而且這個國家沒有了我,一樣還能保持這些基本的東西,不會因某一個人在或不在而改變。我當總理之前,新加坡可不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