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日訊)25歲女大生患惡性膠質母細胞腦瘤,第二次動手術後突陷癱瘓,被醫生判「死刑」稱活不過半年,家人不放棄接回家照顧,讓她奇蹟般撐過三年。

林心予患上的是最惡性的膠質母細胞瘤。(受訪者提供)
5年前,林心予進入國大設計與環境學院展開大學生涯,從小練舞的她還加入了華族舞表演協會,正想享受大學生活,大一那年卻開始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
她的母親吳素蓮(60歲)受訪時說,他們當時四處問醫都以為是耳喉鼻科的病症,直到隔年底才驚悉她患上的是第二期腦瘤,但她動了第一次手術後康復良好,參加了期末考,還跟家人同游日本。
不過,她在2015年初又出現平衡失調、視力下降等症狀,經檢驗證實是第四期的膠質母細胞瘤。
吳素蓮哽咽指出,那是最惡性的一種腦瘤,女兒的腫瘤長在腦幹處,更為嚴重。
「為了延續生命,我們在2015年底決定再讓心予動手術,沒想到,她卻在手術後陷入癱瘓狀態,幾乎沒有意識,在加護病房住了一個多月。」
醫生當時給林心予判了死刑,告訴家人她只能再活3至6個月,甚至問他們是否要拔管。
但吳素蓮不願放棄,她跟醫院的護士學了基本的護理知識,決定把女兒接回家自己照顧。
美國腦瘤協會數據顯示,只有一成患者能夠存活達5年,中位生存期不到15個月,但林心予在家人的細心照料下一天一天地過,奇蹟般地熬過了三年。
認識同病相憐的人
獲得精神支持信心
吳素蓮坦言,照顧女兒初期的壓力非常大,一度搞到夫妻關係緊張,幸好她之前通過新加坡腦瘤組織認識了許多同病相憐的人,得到不少精神支持和信心,讓她有力量撐下去。
新加坡腦瘤組織目前定期贊助林心予的牛奶和醫用品,本月13日也將在中央醫院舉辦一場關於腦瘤的醫學講座,希望可以幫助更多像林心予這樣的家庭。

父母不離不棄地照顧林心予。(受訪者提供)
男友三年來
經常上門探望送補品
青梅竹馬的男友三年來仍經常上門探望送補品。
吳素蓮說,他跟女兒是小學同學,不過高中時期才開始交往,雖然女兒身患重病已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但他仍常常對她關心問候。
「他也剛畢業不久,收入有限,但每次來都會買高檔營養品,希望可以幫助到心予,讓她增強免疫力,我們十分感激。」

母親至今不捨得擦掉林心予術前留下的字跡。(受訪者提供)
忘了女兒交代
愧疚至今
林心予手術前一晚要求吃黑糯米和夏威夷果,母親忙得忘了,愧疚至今不忍擦掉女兒寫在板子上的字跡。
吳素蓮說,女兒那晚在家裡的白板上寫上「黑糯米」和「sea salted macadamias」(海鹽夏威夷果)提醒她,但她的車子當晚出問題,她忙著處理就忘了女兒的交代。
如今,女兒再也吃不了想吃的食物,吳素蓮也至今都不捨得擦去女兒在白板上留下的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