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曾經被踢出局……揚眉吐氣滿血復活的過程引起極度舒適

2019年10月24日   •   2907次閱讀

小萬萬大學同學在一家台灣企業里任職,

最近和小萬萬分享了一個

有點意思的小故事。

他的一個台灣工友的兒子

有幸在新加坡的大學做了助教。

但是才工作了半年就鬧著要回台灣工作。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工資

比台灣高到哪裡去了。

他工友的兒子能夠在赴新的

芊芊學子中脫穎而出成為助教,

可想而知是多麼不容易的,

更何況對他的台灣工友而言

還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同學打聽之下才知道,

工友的兒子對學校的現狀非常不滿,

因為學校的階級非常嚴謹。

所做研究的自由度非常小,

幾乎什麼事情都要聽資深教授的安排,

什麼苦活累活都要幫著做。

不像台灣的學術界,即使是

新來的老師都享有說「不」的權利。

因此寧願放棄高薪而回台灣工作。

說到這裡,同學隨即感慨到

「怪不得台灣和香港現在經濟倒退,廢青滿地了。」

記得很多年以前一個台灣的

外交部長在公開場合怒罵新加坡為

「鼻屎大的國家」。

可是現在這個小國的GDP

是台灣的兩倍還多。

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個小國的崛起。

新加坡是東南亞唯一一個已開發國家,

1965年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出來。

其實是被馬來西亞聯邦踢出局的。

沒有想到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先生

帶領人民,經過幾十年的努力,

讓新加坡成為了世界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而李光耀先生在國際也是

非常受到東西方政治家的敬重。

他在快退休(其實是退而不休)之際,

因為他對新加坡有重大的貢獻,

被大家稱為了「資政」

從此便以「李資政」的身份

繼續活躍在新加坡的政壇上。

讓我們大家看看央視

是咋評價光耀先生的

那麼新加坡是怎麼

一步步滿血復活的?

脫離殖民,起步艱難

二戰結束後,英國接手新加坡。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

1963年9月,新加坡脫離了英國的統治,

正式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後又因宗教種族問題,

使新加坡在1965年脫離了馬來西亞聯邦

被迫走上獨立之路。

獨立後,新加坡面臨的是凋零的工業、

落後的農業和狹窄的不堪重負的國土。

新加坡全境2/3為起伏不平的低地,

只有2000公頃的可耕地,且土質很差。

除了少量裸露的花崗岩外,

幾乎沒有任何礦產資源。

儘管新加坡年平均降雨量約240毫米,

2/3以上的用水仍靠鄰國馬來西亞供應

新加坡以華人為主體,早期華人大都是來自

福建廣東的農民,他們作為苦力乘船

逃離大陸來到這裡,沒有受過任何文化教育,

馬來西亞人和印度人也如此,特別印度人。

這麼悲慘的境遇

小萬萬都覺得新加坡可真是不容易啊!

在經過了初期的政權鞏固階段,

新加坡隨後大刀闊斧地實施改革,

從而使新加坡走上了崛起之路。

經濟改革,結構調整

根據本國實際情況,

新加坡大力發展工業和旅遊業,

放棄農業和種植業。

實現內外發展,雙翅騰飛。

新加坡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

地處馬六甲海峽的東部入口處,

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咽喉,

在軍事上是要塞。蘇伊士運河開通後,

使新加坡成為名副其實的東方大門,

因此,新加坡非常適合發展轉口貿易。

但僅僅依轉口貿易顯然不夠。

1960年,李光耀政府確立了發展

密集型工業的戰略方針,

規劃了以五年為階段的發展規劃,

後來又制定了經濟發展十年計劃(1971-1980)。

為了調整經濟結構,採取必要措施,

在政策上優先支持高技術的精密型工業,

限制勞動密集型或技術水平較低的工業等,

同時鼓勵外商外資進入新加坡,

政府給予新興工業各種優惠待遇。

在鼓勵科研和創新方面,新加坡規定,

用於科研開發項目的支出可獲得雙重免稅。

第二個經濟發展十年計劃(1981-1990),

使新加坡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人均收入達到5219美元,

進入世界中等已開發國家行列。

新加坡在不長的時間裡迅速從

轉口貿易為主變成以本國產品出口為主,

在亞洲四小龍中,其國民經濟增長率和

人均國民收入已經超過了台灣、香港和韓國,

被西方世界譽為新興工業國。

小萬萬由衷的佩服!

重視教育,提高素質

新加坡將完成全民教育作為政府的首要任務,

人口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要條件。

新加坡政府認為「教育是國本」,

為此,他們制定了完整的教育政策,

並採取了一系列嚴格的措施。

國民不僅接受系統的文化教育,還必須舉止文雅。

新加坡實行6年-8年的免費初等教育,

中學從三三制改為四二制

(即初中四年、高中二年),

政府不僅實行中小學免費的義務教育,

還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提供教育津貼,

能否進入高等學校深造取決於學業的優劣。

為了實現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的統一,

政府要求學校以英語教學,

但鼓勵學生將學習漢語、

馬來和泰米爾語作為第二語言。

在每年的國家預算中都增加教育經費,

在財政支出中占4%以上,

據統計新加坡的教育經費從最初的

6000萬新元上升到1979年的13億新元,

增加了20倍。

為了提高全民素質,新加坡還積極推動

職業教育的發展。早在60年代,

就成立了成人教育促進局。

在80、90年代,新加坡政府又投入了大量資金

開辦了一大批專業職業培訓中心。

在政府的推動下,人民群眾在較短的時間

迅速提高了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

使國家吸收大量人力資源從事經濟建設成為可能。

重視環境,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加坡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

政府認為,要使新加坡成為一個充滿魅力、

多姿多彩的國家,高度的現代化建設

與自然環境保持平衡,要把綠色地帶、

山丘、沙灘、海洋與城市結構交織在一起,

讓人民的生活融入大自然。

政府規定,高層建築占用面積

不能超過國土面積的35%,

其餘65%的面積必須用於綠化,此外,

還在治理空氣和水源污染方面傾注了大量財力。

為了使人民形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

新加坡制定了多項條例和禁令,

還實行嚴厲的處罰制度。

推廣租屋,居者有其屋

為了讓居者有其屋,

政府開始大力推行組屋制度。

首先,進行嚴格的價格管制,

組屋價格比市場商品房價格低50%左右,

98%的中低收入家庭都買得起。其次,

強制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

要求企業給每一位員工繳納公積金。

再次,政府對居民購買組屋實行免稅措施,

並對部分購買力較弱的國民提供購房津貼。

同時,針對收入過低的家庭,

由政府提供大量津貼,

制定相應的租賃組屋計劃,

使每一位國民都有安身之處。

讓利於民、以人為本的精神,

使每一位國民都能在此安心紮下根。

嚴控貪腐,高薪養廉

據瑞士洛桑發布的報告顯示,

新加坡是亞洲最廉潔的國家。

新加坡之所以能治住腐敗並贏得舉世讚譽,

前總理李光耀當政期間治腐有方功不可沒。

李光耀位居新加坡總理之職31年,

下決心以法治國。他有自己的反腐敗

「四項基本原則」,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裡面人人自由、法律外面沒有民主、

法律上面沒有權威。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