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關於新加坡與海南合作的幾點思考
8月6日,由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與中國南海研究院支持舉辦的「海南-新加坡線上專家研討會」在海口召開。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發表了關於新加坡與海南合作的幾點思考。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
圖源:中國南海研究院
一、新加坡與海南為什麼可以合作?
目前,中國與新加坡已建立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分別在蘇州、天津和重慶,相比較下,海南擁有更為突出的優勢,也更有條件推動建設中新(海南)自貿港示範項目。
二、海南應該向新加坡學什麼?
新加坡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建設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以來,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性的航運、貿易、金融中心和世界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其自由港成功發展的經驗對海南有較好的借鑑意義。
三、將港航產業、旅遊業和醫療產業作為重點推進的合作領域
鑒於海南更為突出的地理、政策和人脈優勢,可考慮由中新兩國政府參照中新(蘇州)工業園、中新(天津)生態城以及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在國家層面協商擬定中新(海南)自貿港示範項目合作框架,可以將港航產業、旅遊業、醫療產業作為重點合作領域。
信息來源:中國南海研究院
02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館舉行國慶招待會
8月11日,新加坡駐成都總領事館舉行新加坡共和國成立55周年國慶招待會。應陳子勤總領事的邀請,重慶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赴蓉出席招待會並向新加坡朋友們致賀。

今年時值中新建交30周年,又恰逢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實施5周年,抗疫合作成為渝新關係新亮點。僅疫情期間,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已成功簽署合作協議7個,簽約項目25個,總金額約11.5億美元。雙方務實合作體現了兩國的真摯友誼。
信息來源:中新互聯互通項目
03重慶啟動進出口原產地證書智能審單
自8月10日起,重慶海關正式開始對16種原產地證書實行原產地證書智能審單,企業向海關申報原產地證書電子信息後,將由系統自動運行審單規則進行審核,並將審核結果即刻反饋給企業。這16種原產地證書包括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

圖源:重慶海關
智能審單實行後,企業向海關申報原產地證書電子信息,由系統自動運行審單規則進行審核,並將審核結果即刻反饋給企業,不但節約了人工審核的時間,也實現了原產地證書的全天候、智能化、無人式智能審核,保障證書隨到隨審,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接收申請信息實施自動審核,從而達到縮短簽證時長、優化工作流程、提質增效的目的,這是繼海關推行原產地證書自助列印及擴容後的又一改革舉措。
信息來源:重慶海關
04仁恆置地聯手GIC設中國住宅項目
8月7日,仁恆置地集團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仁恆(中國)投資集團與新加坡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GIC)旗下聯屬公司達成投資協議,以成立一個共同投資於中國住宅發展項目的投資平台,總投資額達人民幣70億元。仁恆置地詳情請見——獅城商海丨「用心造好房」——善待土地的企業家

成都仁恆廣場
圖源:仁恆置地
該次合作中,仁恆置地及GIC將分別占合作計劃下共同投資的每個項目公司及合資公司51%及49%的實際股權。此次合作投資計劃將為期7年,並在雙方同意的前提下,合作計劃將可額外延長2年。
信息來源:搜狐網
05中國各地共同慶祝新加坡 55 歲生日
中國新加坡商會用獨特的新加坡風格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國慶慶祝活動。中國各地 1,200 多位新加坡人和朋友們共同慶祝新加坡 55 歲生日。

圖源:鳳凰網財經
新加坡人和朋友們開在中國各地的新加坡餐館共同參與,成為大家歡聚的地點。這其實也是中國新加坡商會為支持在這段困難時期生意受到嚴重影響的新加坡餐館所做的一系列努力的一部分。為配合今年的國慶主題「心手相連,堅毅向前」,中國新加坡商會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為相聚在各地的人們安排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包括合唱國歌、切蛋糕、以及觀看新加坡國慶慶典電視直播。
信息來源:鳳凰網財經
中新合作百科全書
中國—新加坡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重慶)
「中國—新加坡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重慶)」建設項目於2018年5月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立項,是重慶市首個依託公立中醫醫院建立的強化中醫藥傳承創新、體現中醫藥特色優勢、推動中醫藥國際合作交流的平台。

基地建成後,將以針灸、中醫康復等中醫學領域最具優勢與特色的學科為依託,通過開展中醫技術臨床應用與推廣、人才培訓與進修,延伸中醫藥文化傳播、健康旅遊等功能,打造一批中醫創新平台,推廣一批中醫特色技術,培訓一批中醫人才,建立以中醫醫、教、研為主,集中醫文化、旅遊、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合作基地。2018年12月27日下午,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託,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組對2018年中醫藥國際合作專項項目「中國—新加坡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重慶)」建設項目進行了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