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辭描寫南北朝的北方,電影一出來竟然是福建土樓。

你說這是復古妝容,為啥木蘭跟其他人仿佛不是一個次元的,佟掌柜上線了。


祠堂室內掛大紅燈籠?


木蘭會氣功,所以可以使出洪荒之力,從千里之外打敗敵人—— 在外國人看來氣功真是萬能的。

大明星鞏俐成了「工具人」,變成不知道哪裡來的反派女巫。
中國觀眾:這,難道不是中國版神奇女俠?

反正,《花木蘭》在國內已經成為迪士尼評分最低的電影了。
很多人苦口婆心規勸:只要忘記歷史,當成中國風奇幻武俠大片會比較容易接受。

聽說當年章子怡、鞏俐演的好萊塢電影《藝伎回憶錄》,在日本也不怎麼受歡迎。
恐怕也是日本人看出了一些外國人不知道的「彆扭」。
emmm不過呢,外國人倒是很捧場《花木蘭》。
紛紛夸花木蘭又颯又美,有外國博主一家都看呆了。

爭相模仿那個#花木蘭妝容#



外國人表示,今年萬聖節給娃的服裝敲定了!


這種兩極化情況在新加坡也在出現。
新加坡牛車水的燈飾,在英文媒體報道因為「成語」使用被撤換後。
以英文為日常語言的新加坡人一臉懵。
不少人表示:挺好看的呀,熱熱鬧鬧的,別花錢換了。

說實話,就我這中文水平看不出有啥區別,只期待吃月餅。

哎喲,經濟已經那麼不好了,沒事啦……就是一個裝飾而已。

挺好的呀,還是看起來很歡樂,市場行情不好,就這麼留著唄。

文化這個事,中外真是有銅牆鐵壁。
審美這個事,也是真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