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早前有修車行老闆收到討債信後,前往Data Register位於烏美彎的辦公室對質,驚動警員到場。(檔案照) 右圖:DataRegister在電郵中向用戶稱已聘請追債公司幫忙,並表示追債公司將「每周上門當著客戶的面向你討債」。(受訪者提供)
輸了官司還繼續向用戶追討註冊年費,網上公司資料庫Data Register再出新招,發電郵通知不還錢的用戶,稱已經請追債公司幫忙,如果不想「每周上門當著客戶的面向你討債」就還錢。律師稱此舉或已牴觸刑事恐嚇及欺騙的罪名,用戶若收到電郵可報警處理。
曾因濫用官方專用的「紅獅頭」寄出誤導性信件,DataRegister(簡稱DR)兩年前被重罰20萬元,但這幾個月來屢屢被指捲土重來,甚至推出「大減價」還債優惠。
近日,《聯合晚報》再次接獲數名讀者通報,指他們最近收到來自DR的信件和郵件,向他們追討累積數年的註冊年費,有些數額高達2940元。
母親經營飾品店的洪奕彬(28歲,銀行業)告訴《聯合晚報》,店鋪在7月4日也收到信,顯示店鋪自2014年以來,共欠下2450元的費用。信上說明,如果店鋪再不還錢,DR就會找追債公司出面討債,或進一步入稟小額索償庭或推事法庭。
洪奕彬當時馬上致電DR詢問,對方卻表示就算完全不曾使用DR服務,也須支付一半費用,公司才會把店鋪的帳號從系統註銷。
他原本打算不予理會,不料7月19日,母親接著收到DR發來的電郵,稱已將店鋪資料交給專業追債公司,如果店鋪有意還錢,可與DR協商豁免部分款項,否則就毫無商量餘地。
發信人還以威脅口吻指出,追債公司將「持續幾周在你的辦公室,當著你的客戶面前,向你追討欠款……這就是你想要的嗎?難道你想讓你的公司蒙羞?」
洪奕彬指出,DR專挑中小型企業下手,而這些公司通常沒有法律顧問,不懂得如何應對DR的追債信,希望通過媒體曝光事件,加強公眾對此事的理解。本報多次撥電給DR公司詢問但都沒人接聽。
資深律師符兆明受詢時表示,電郵部分內容或已構成刑事恐嚇,而且公司以誤導性內容向用戶徵收費用,或也已牴觸欺騙的罪行,用戶可報警處理。他也說,公司屢出追債新招,就是希望博得用戶上鉤,收到郵件的用戶不僅可以按兵不動,甚至可就電郵內容做出舉報。
完整報道,請翻閱2018年8月21日的《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