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促銷廣告是不是似曾相識?(網際網路)
住在波東巴西的居民,有看過該區1道第148座組屋的折扣店ABC Bargain Centre永遠都在「清倉大甩賣」嗎?
有公眾就告訴《海峽時報》,從2017年11月就看到該店掛著「結業大減價」(closing down sale),不過兩年都快過去了,這間店仍然屹立不倒,繼續在搞結業促銷。店裡還是掛著跳樓價(fire sales)、「一件不剩」(everything must go)的橫條。

(海峽時報)
相信住在別區的蟻粉也會有同感,因為在本地,幾乎每個鄰里購物中心或商場裡都有一家店永遠「結業打折」,有的是賣日用品的、有的是賣家私、有的是餐飲行業。因此,新加坡人早就見怪不怪。
《海峽時報》記者也發現,ABC Bargain Centre所屬公司Radha Exports旗下另一個連鎖折扣商店ValuDollar,也採用類似促銷手法。例如柏齡大廈的ValuDollar分行至少從2017年11月開始,就放置了「火爆促銷!所有東西大甩賣」廣告。勿洛蓄水池路的ABC Bargain Centre商店也在停業前近一年,就出示「停業促銷」的牌子。
網民說,他看過武吉班讓法嘉輕軌站(Fajar)有一家店,左邊掛著「結業大甩賣」的廣告,右邊卻掛著正在擴充營業需要招聘的廣告,信息非常「矛盾」,讓人看了「摸不著頭腦」。

(網際網路)
司空見慣的網民紛紛表示,
這些商店如果說要「倒閉」,但過了一個月都沒倒閉成功,言下之意就是宣傳伎倆。但無可否認的是,這些店賣的東西比起本地超市、新山賣的還要便宜,所以大家都不覺得「受騙」,反而會自動忽略那些「結業促銷」橫條。



由上可見,大家都被「訓練」有素,反正有好處嘛,不要白不要。
不知道是不是出於這個原因,競消委從2017年1月至今年6月,僅接獲一個關於ABC Bargain Centre作出誤導性行為的投訴。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行銷系副教授洪瑞雲告訴《海峽時報》:
「就算商店長期出示停業促銷的廣告但只要價格依然便宜,那就不完全是誤導,因為價格真的很低。」
但其實,根據本地消費者公平交易法令,若商家明知促銷會持續好一段時間,卻以限定在某個時期的說法來宣傳,就是違法。
Radha Exports業主納拉因達斯·甘加拉姆(Naraindas Gangaram)說,ABC Bargain Centre和ValuDollar目前已不再使用「停業促銷」牌子,並重申過去放置這些牌子不是為了誤導人,而真的打算停業。
他聲稱:「我們剛開始可能計劃要停業,但過後遇到其他問題如找不到替代的租戶,因而改變決定。」
不過,一些網民擔心有商家會故意把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拉高」,然後打著「結業促銷」、「開張大酬賓」等無中生有的理由減價,騙顧客來增加銷量?
《海峽時報》讀者張格倫2017年12月因受「開幕促銷」吸引,在宏茂橋8道的床褥商店以約1500元價格買下雙人床褥。但他買下後快兩年了,該商店仍在舉辦「開幕促銷」。
他說:「作為消費者,這讓你感到厭倦,因不知道還要相信這些廣告嗎?我現在也開始懷疑,這個床褥一開始是否真的有打折。」
該床褥商店的經理指出,在過去的兩年裡,會對某些特定商品搞促銷,優惠高達80%。
競消委破天荒調查
兩周前(8月17日),競消委就因促銷廣告帶有誤導成分,首次進行調查。
首個中招的是餐館Charcoal Thai 1,它在該網站、社交媒體等,以「限時促銷」或「50%折扣即將結束」的字眼搞促銷,但沒註明促銷截止日期。而這樣的促銷卻一直從2016年持續到2018年,長達至少2年,一點都沒有要結束的意思。

餐館之前曾在宣傳上表明促銷「Ending Soon」(即將結束),但促銷卻長達兩年。(網際網路)
競消委當時認為餐館做法會誤導消費者,讓顧客以為促銷期間真的有限,無法作出準確判斷,這樣做也對其他遵守當局標準的公司不公平。
競消委指出,明知促銷會持續好一段時間,卻以限定在某個時期的說法來宣傳,違反了消費者公平交易法令。
同樣的,餐廳經理楊紅星也告訴《新明日報》說這是無心之過,無意誤導消費者,也不知道這樣會違例。
經理解釋說:「2016年開張時我們推出午餐50%促銷,後來回頭客越來越多,還帶著新朋友,我們就繼續促銷,但沒有更換宣傳字眼,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無論如何,Charcoal Thai 1同意停止這樣的宣傳方式,競消委也已結束調查,但仍會繼續監督這家餐館。

(新明日報)
促銷廣告是真是假?蟻粉要如何辨認?
蟻粉免驚!新加坡競爭與消費者委員(縮寫:競消委)正在制定一套關於「價格透明度」的準則,來避免這種有誤導性的廣告。
準則將向零售商解釋折扣、免費贈品和價格對比等方面的注意事項。競消委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公布更多細節,並進行公共諮詢,徵詢大家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