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可以說有「完全相同」的制度、經歷,在「去殖民化」方面,也是一樣的,但是發展速度完全不一樣,廉政程度也完全不一樣。新加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成為了「已開發國家」;馬來西亞卻是「發展中國家」;
在廉政方面,新加坡做的也比馬來西亞好得多。同樣是台灣地區,陳水扁腐敗,馬英九廉政。同樣,印度、緬甸、巴斯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前英國殖民地的國家,發展的速度、廉政的程度都是不一樣的,這些與是否「去殖民化」,沒有什麼關係。
關鍵在人!新加坡的成功,主要在於「精英政治」,新加坡的領導為什麼實行「高薪」,主要不是為了「廉政」,而是為了吸引人才。
同樣一個城市,同樣的外部環境,不同的人當領導,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因為「事在人為」「人的因素第一」。
在前三十年,有些人把新加坡看作「英美帝國主義在亞洲的代理人」「美英帝國主義的走狗」;在後三十年,新加坡又成為了「中西文化結合的典範」「中國學習的楷模」。其實,不論前三十年後三十年,新加坡都沒有改變,切不要因為外面的世界變化,亂了我們的「方寸」。不能因為香港因為沒有」去殖民化」發生「動亂」,而新加坡一直很穩定,就分析出來一個因為是「新加坡進行了有效的去殖民地化」的結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