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你想要什麼?
吉妮特·奇蒂克(Ginette Chittick)的一生就是我們如何取得成就的一個典型例子:只要我們對新鮮事物和機會持開放的態度,就會找到最適合你的路。

什麼都試過一次
在吉妮特·奇蒂克十幾歲的時候,一個朋友邀請她在一個全女子搖滾樂隊里彈貝斯吉他。她不知道怎麼做,但她的朋友向她保證會很容易,那次她去嘗試了。
在新加坡的搖滾樂圈工作多年後,她創立了一個時尚品牌,其設計靈感來自她最喜歡的樂隊。
她和她的兩個商業夥伴都沒有接受過時尚方面的訓練——他們不會畫畫,也不會用面料工作。但他們有一個清晰的願景,並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學習。
他們的努力引起了LASALLE設計系主任的注意,當時吉內特正在那裡教授設計交流。她建議吉內特去領學校的時裝文憑,因為她有實踐經驗。
她說:「我經常發現自己可以很快上手一些新任務,這都因為我以前做過一些相關的事情。」

這對她很有效。從打貝斯到印T恤,再到在俱樂部擔任DJ,她總是對結識新朋友和積累新經驗持開放態度。有時,它們最終成為一種愛好。但就時尚而言,它已經成為她的生活。
她對成功地從最初學習和教授的領域過渡到網絡和視覺設計,她感到特別自豪。
她給學生們的啟示是:「你可能得不到你想要的工作,或者你可能對你正在學習的工作不感興趣。但好消息是,你可以在這個行業里橫向移動。」
因此,即使在她教授時尚的同時,她也強調了可轉移的技能,這些技能將給她的學生在創意產業中提供最多的選擇,比如處理表面、色彩和構圖。但這些只是技術方面的問題。
對她同樣重要的是:
同理心
吉內特說:「設計就是要有同理心。」
她指出,在所有創意領域工作的人都需要考慮消費者的需求。
她認為自己在新加坡搖滾樂界的經歷讓她對這一點更加敏感:「這讓我有機會與其他背景的人交往,這對我理解他們大有幫助。」

團隊合作
吉內特涉足音樂、時尚和視覺領域,她知道這些都不是單曲獨奏,在未來必然是有聯繫的。
這就是為什麼她不遺餘力地向她的學生解釋為什麼小組作業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即使它們不是她課堂上最受歡迎的部分。

吉奈特覺得團隊合作是一種非常有用的生活技能,所以她想辦法讓自己三歲的女兒開始學習如何和同伴玩耍。
她說:「這一切都始於讓你的孩子和其他人一起玩,而且要和他們好好玩。」
這其中的一部分就是能夠大聲說出並解決衝突。當然,如果她看到大一點的孩子在操場上推搡她的女兒,她必然會幹預。
「但當她這個年齡的孩子這樣做時,我會試著讓女兒解決這個問題。」
理解你是如何學習的
回顧她的旅程,吉奈特覺得她的雄心勃勃,嘗試一切方法的生活為她工作,因為她是「一個創造者」。
「我認為有兩種人,」她說。「那些通過書本學習的人,以及那些通過創造學習的人。」
顯然,在後者陣營中,她繼續通過主持和編織等新事業來滿足自己的學習慾望。

作為一個母親,她一直在留意女兒學習的跡象,不管怎樣,她都很高興。她知道其他家長可能擔心他們的孩子花太多時間玩電腦遊戲或看YouTube視頻。
她給他們的建議是:不要驚慌。孩子們可能是「創造者」,鼓勵給孩子看一段YouTube視頻,告訴他們如何製作自己的電腦遊戲。
「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嗎?是孩子創造出來的魔法。」她的眼裡閃著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