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新加坡的這句俗語
「居者有其屋,人人買得起」嗎?
這一點和中國「一輩子拼了老命只為買一套房」
成了鮮明的對比
新加坡的組屋政策簡直不要太親民!
所以,在新加坡根本不存在買房困惑

不過,這只是對於過去的新加坡
現在可沒這麼幸福了!
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
過去10年本地組屋轉售價平均上升三成
各地區組屋價格漲幅差距巨大!!!

全國上漲最多的前三地區分別是
中央區、金文泰和紅山
漲幅高達 113%、56%和55%
...
這個漲幅,要是擱在以前可以買兩套房了!

所以,這已經不是當年人手可得的組屋時代啦!
究竟是發生了什麼?
使得新加坡組屋有了直線般的上漲趨勢...
一起來分析分析吧!

組屋的漲幅一定程度上決定於周遭環境的發展狀況
比較偏繁華的地方,是漲幅最快的地方
如一枝獨秀的中中央區組屋轉售價
因達士嶺摩天組屋(The Pinnacle@Duxton)
拉高了平均房價

預計兀蘭、實里達區和榜鵝數碼區帶領的
北岸就業集群發展起來後
這個地區屋價會上升
三巴旺重建船廠的計劃也有幫助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
除了地區周遭環境的差別
影響組屋價格上漲還有一個關鍵因素
那就是數量
比如中央區的組屋數量較少
所以價格相對較高

相反的,若組屋供應量非常多
這樣選擇也較多
而且組屋年齡新舊摻雜一起
平均組屋價格漲幅就會少很多
各地區價格漲幅差距巨大的原因
在凸顯地點重要性之外
組屋屋齡也有一定關係

就比如大巴窯四房式組屋
建於1979年以前,屋齡超過40年的單位
去年底轉售價約為40萬元
比10年前增加22%
而建於2000年以後,屋齡不到20年的單位
平均轉售價約70萬元
相比10年前增加了40%

綜上所述,組屋漲幅變大也是有針對性的
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不過政府還是在努力控制這個區間的
但不得不說,買房得趁早
越往後房價大趨勢只會增不會減!

圖 / 網絡
資料參考 / 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