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自從8月9日國慶節以來,已經快三個月沒有公眾假期了。盼呀盼,終於等到屠妖節了,今天(10月24日)放假嘍!
「新加坡眼」帶你到新加坡街頭,感受一下節日的氣氛。
屠妖節又稱萬燈節,是印度慶祝正義戰勝邪惡的節日。新加坡四大民族文化節慶之一。

(攝影:莊一伊)
節日前夕,印度教徒們從新加坡各個社區來到小印度 (Little India),

(攝影:李子菁)
在新加坡這個多民族國家,小印度是新加坡印度文化的核心區域,街道,餐館和特色的裝飾都讓人仿佛置身印度。

(攝影:劉奕希)
從Little India 地鐵站出來,可以看到街區入口處華麗的燈飾,每年屠妖節都會換新的設計。

(攝影:劉奕希)
屠妖節扶老攜幼,前往印度廟祭拜,和親朋好友相聚,成為一景,也引來許多遊客參觀,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安古利亞回教堂。

(攝影:曹梓熠)
安古利亞回教堂Angulia建於1890年,早期是一層的黃色回教堂,2018年大幅重修成為現在的樣子。是印度裔的回教堂,在顏色上不同於綠色為主的馬來裔回教堂。

(圖源:潘明剛)
整條街張燈結彩,到了晚上燈火通明。

(圖源:潘明剛)

(圖片源:Facebook)
除了小印度有節日氣氛,新加坡東部最大市集之一淡濱尼天地,到處可見排燈節的裝飾。三年來又看見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攝影:趙心豫 )
孔雀是印度宗教中神聖的吉祥物。是大梵天和室建陀(Skanda,南部稱為穆魯甘Murugan)的坐騎。

(圖源:潘明剛)
和華人一樣,印度族裔過節也是全家團聚的時候,很多印度家庭在孔雀前合影。

(攝影:劉奕希)

(攝影:吳瑞祺)
人們穿上傳統的沙麗。

(攝影:劉奕希)
很多人在購買屠妖節的東西,慶祝節日,十分熱鬧。

(攝影:李子菁)
採購黃金珠寶飾品以及鮮花、食品和各種傳統手工藝品。

(攝影:劉奕希)

(攝影:吳瑞祺)

(攝影:劉奕希)
跟華人過春節一樣,屠妖節時印度人也會大採購。

(攝影:劉奕希)
鑽進熱鬧的集市中採購,買花環,和畫手畫,並穿著華麗,在張燈結彩、璀璨迷人的街頭拍照留念。

(攝影:劉奕希)
在手臂上畫上美麗的漢娜,漢娜藝術,「Mehndi」中文譯名曼海蒂,是印度的一種手繪藝術。

(攝影:劉奕希)
最遠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但也有專家認為它是12世紀隨著阿拉伯文化及莫臥爾王朝的興盛而傳入印度。

(攝影:李子菁)
屠妖節期間,藍果麗 (Rangoli) 是小印度內出現的眾多藝術形式之一,這是一種印度傳統地畫,即在地面上用彩色畫粉或米粒繪製的漂亮圖案。

(攝影:鈴木心美)
在家中點起溫暖的黃色油燈,一起向掌管生育和繁榮的吉祥女神拉克希米 (Lakshmi) 等上天神靈禱告祈福,同時互贈禮品,一同分享美食盛宴。

(攝影:鈴木心美)
屠妖節源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難》里記載的天神克里斯南戰勝大魔王納拉卡蘇拉,光明趕走了黑暗的故事。
納拉卡蘇拉(Narakasura)如何千方百計贏得上帝歡心,最終成為一國之君。然而,在他施以暴政下,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臣民不得不求助於另一天神--馬都拉王國統治者—克里希納(Lord Sri Krishna)。

(圖源:潘明剛)
後來,惡王納拉卡蘇拉終被克里希納所殺。就在克里希納凱旋而歸之際,也正值新月之夜,整座城市陷入一片漆黑。為了慶祝克里希納勝利歸來,人們紛紛點燃油燈,普天同慶。因此時至今日,印度教教徒仍保留著點油燈的傳統,以紀念這位戰勝惡勢力的克里希納。所以又叫排燈節,萬燈節。
節日來臨,當然少不了一系列的活動!
總統府屠妖節舉辦活動和表演啦
為慶祝屠妖節,總統府將會開放並在全天舉辦活動,還會有相關表演和演奏。場地內還會有各種攤位供大家購買食物和紀念品。
活動時間:10月24日8:30am-6pm
活動門票及活動詳情請查看官網:
https://www.istana.gov.sg/Visit-And-Explore/Istana-Open-House
為慶祝屠妖節,總統府將會開放並在全天舉辦活動,還會有相關表演和演奏。場地內還會有各種攤位供大家購買食物和紀念品。
活動時間:10月24日8:30am-6pm
活動門票及活動詳情請查看官網:
https://www.istana.gov.sg/Visit-And-Explore/Istana-Open-House
(本文新加坡眼小記者團指導老師潘明剛和同學們貢獻大量圖文素材,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