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標籤
設計公司:如恩設計
位置: 新加坡
類型: 建築
材料: 木材 金屬 鋁 不鏽鋼 鋼 瓷磚 石膏 混凝土 塗料 玻璃
標籤: 小而美的住宅
分類: 住宅建築 庭院 獨棟住宅
多代同堂的傳統四合院是儒家思想在棲居空間上的詮釋,「同一屋檐」隱喻了共居概念。在新加坡私宅項目中,如恩從四合院汲取靈感,使建築成為連接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在委託時,業主提出了一些構想:首先,原址重建的住宅空間能夠容納兄弟姐妹三人及各自組建的家庭;其次,能有一座花園,以紀念他們已故的母親;最後,保留舊建築中的坡屋頂設計,作為他們童年回憶的寄託。舊建築帶有英國殖民時期獨棟平房的風格,融入了維多利亞風格的裝飾細節以及當地的傳統馬來建築元素,其遮風避雨的深屋檐依稀可辨。鑒於當地的自然氣候,坡屋頂滿足了建築的功能性,同時也是棲居者情感依戀的表達。如恩將坡屋頂的意象與四合院的建築形式融合,為傳統建築帶來新的詮釋與解讀。
▼空間概覽

如恩試圖通過空間形式的表達來探索共同居住和集體記憶的概念。原址鬱鬱蔥蔥的植被沿著緣線形成自然綠化帶,這一景致在設計中被保留了下來。新建的兩層住宅圍繞著中庭的紀念花園而展開,連接所有的公共空間。花園作為先母的紀念場所,占據了露天庭院。一樓的棲居空間與自然相互對話。通透的玻璃牆面使所有的空間與內外花園連接起來。如恩旨在將公共區域的視覺通透性最大化,包括:客廳、開放式廚房、餐廳及書房。這樣,無論居住者立於何處,都能在茂密植被的環繞下,望向中央的紀念花園。在溫度適宜時,居住者可移動打開大型玻璃門進行通風,亦可隨時通往花園。
▼模型,建築布局與周邊綠化
▼紀念花園

▼玻璃牆面連接室內空間和花園

▼室外走廊

▼游泳池

▼從室內看向花園

▼廚房和餐廳

▼起居空間

如恩在二樓的設計上延用了坡屋頂,具有「庇護」意義的同時,或將公共與私人空間進行劃分,或模糊兩者的邊界。臥室均位於更為私密的二樓,隱秘於屋頂的山牆之下。從外部看去,整棟樓仍然像一座四面坡屋頂的獨棟平層。天窗、臥室與陽台間的大面積玻璃牆,將視野向外延伸,引入室外景觀。通過剖面的相互作用,三處雙層挑高空間連接了一樓的公共空間與二樓走道。這些空間相互滲透,使居住者得以在私人空間觀察公共區域,創造了垂直層面的視覺聯動。
▼天窗和俯瞰公共空間的走廊

▼從二層俯瞰廚房

▼坡屋頂下的臥室

步入紀念花園之前,屋頂上方的一處切空將一棵小樹輕輕框入。陽台與採光井從坡屋頂的立面中雕刻而出,光滑的屋頂外部過渡到內部木板紋理的混凝土。一樓的動線基於圍繞花園的環形空間,步行其中,沉靜而流動,賦予紀念空間神聖的冥思。圓,無邊無角,象徵著身心的本源回歸。紀念花園仿佛是「家」的心之所在,近在咫尺。那永遠無法觸及的回憶,成為集體生活記憶中不會褪去的底色。
▼步入紀念空間前的空間和小樹

▼小樹和切空的屋頂

▼住宅外觀

▼模型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