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新年習俗做得好,一年到頭都會萬事如意。若是觸犯禁忌,一整年都不順利。
年味兒濃厚的亞洲國家-新加坡過年有哪些習俗?
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除夕
01 要先洗頭、洗衣,衣服不能曬過年
水神的生日正好是大年初一、初二,因此這兩天不能洗頭、洗衣服,不然就是對水神的大不敬。因此,除夕這天把這些事都做完那是最好的。
02 吃年夜飯
除夕夜也稱為吉祥夜,一家老小聚在家中吃團圓飯,象徵一家團圓迎接新一年。
在吃飯前要先拜神祭祖,和祂們賀年表示尊敬及得到庇佑。年夜飯要吃得越久越好,象徵長長久久。

03 守歲
守歲就是在除夕的這天晚上不睡覺,熬夜迎接年初一的到來。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可以延長父母的壽命,長命百歲。
小朋友儘量不要熬夜哦,注意身體健康!
04 壓歲錢
其中一個民間說法,「祟」是小妖,會在年三十晚出來傷害熟睡中的孩子,古時的爸爸媽媽,會把八枚銅錢放在孩子枕邊趕走它。
現在來說,家中的爸爸媽媽會把錢放進紅包內給孩子,有辟邪驅鬼、保佑平安之意。
05 掛燈籠
紅色,一個象徵吉利、吉祥的顏色,燈籠則象徵團團圓圓、圓圓滿滿、紅紅火火,掛上紅燈籠就是增添喜慶。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用紅色嚇跑傳說中的年獸啦!

06 晚輩給長輩拜年
這天一早,家中晚輩要向長輩們拜年,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吉祥如意。
長輩給晚輩紅包,祝福他們健康平安。
初一
01 素食
有些人會在這天茹素半天或一天,寓意不殺生,祈福增壽。

02 忌洗頭、洗衣物
大年初一洗頭、洗衣物,會把財富和財運洗掉。
03 忌掃地、倒垃圾
這天是不能掃地和倒垃圾的,否則會把家裡的財運全掃走。
初二
01 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
這天是「回娘家日」,已出嫁的女兒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

02 祭拜土地公
土地公是道教神明之一,民間有個傳說,土地公下凡的心愿是希望人人變得有錢,過上好日子。年初二祭拜土地公,為自己和家人添財富、交好運。
03 不帶單數禮品回家
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兩手空空回娘家,必須帶些禮品回去表達心意。禮品的數量最好是雙數,單數對華人來說不吉利。
初三
01 燒門神紙
古時有個說法,年初三時把年節時的松柏枝、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02 小年朝
相傳古時在這天有天書來到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天。後稱為小年朝。
初四
01 恭迎灶神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的「羊日」,在老黃曆中占羊,故常說「三羊(陽)開泰,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同時,也是迎接其他神明回民間的日子。
02 吃折羅
簡單來說,就是把幾天下來的剩飯剩菜組成大雜燴,合在一起吃。
初五
01 破五
年初五也被稱為「破五」,意指之前幾天的禁忌,過了這天便可以破除。也有「送年」的意思,就是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會慢慢恢復到正常生活中。
02 「趕無窮」
五窮指的是「智窮、雪窮、文窮、命窮、交窮」,在這一天打掃家裡,把這五窮趕出家門,家中之人順利平安。

03 迎財神
這天也是財神的生日,人們會在這一天大擺宴席,燃放炮竹慶祝,迎接財神的到來。
04 擇定吉日開市
生意人一般會選擇在財神生日的這一天擇定吉時,點燃炮竹,祭神明,開始正常營業,旺財運。
初六送窮出門
這天又被稱為「馬日」,要「送窮」,即趕走窮神,把舊日的貧窮困苦都趕走,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初七
01 吃「七菜羹」、「及第粥」和面線
這天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菜羹。古時農業社會,祈望吃七菜羹,來年大豐收。吃了七菜羹,也代表新年已經告一段落,初八又要開始為事業拼搏了。
而吃「及第粥」(一種粵式粥點)和面線等則象徵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的意思。

02 吃撈生/魚生
東南亞地區的華人,都流行在這一天吃撈生(又稱魚生/撈魚生),寓意一年到頭風生水起。

2023 新nix 年 快 樂
以上就是有關農曆新年的習俗和禁忌啦!
這些習俗會因國家或區域的不同而有別。
過往皆為序章,將來皆為期盼。
在此祝大家新春大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