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一早,可能每個新加坡居民都被政府突然實施的政策感到驚訝:除新加坡人和永居人士第一套住房的額外印花稅沒有改變,其他的都有所提高,令人尤為驚訝的是將對外國人買房的額外印花稅從30%突增至60%。很多人說這是政府在一方面穩定房價,另一方面在割外國人韭菜,或者以此為工具甄選超級富豪等等。但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螞蟻就為大家來剖析一下。
新加坡的貨幣政策是以匯率為中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是新加坡的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MAS的貨幣政策實施需要確保新元保持在政策區間的範圍內。主要工具是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操作。總體來說,MAS進行外匯干預的主要有二個目標:首先,維持匯率穩定以維持物價的穩定。其次,維持金融系統安全性和穩定性。
總體來說,新加坡國際收支的正流入(來自於經常帳戶和資本直接投資的凈流入,如圖一和圖二),以及歷史上大部分時間裡財政公共運營方面的盈餘使其新幣的升值壓力增大。MAS面對不斷升值的新幣,為了使其保持在政策區間內,必定進行對外匯的購買和新元的賣出,這造成外匯儲備的增長和被壓制的新幣匯率(使其在穩定的政策區間內)。
圖一:新加坡國際收支平衡中經常帳戶情況

來源:新加坡統計局
圖二:新加坡資本直接投資凈流入情況

來源:新加坡統計局
另一方面,由於近年來世界各國都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通過增發貨幣供應量(例如增發國債等)使其通貨高漲,而新加坡則例外,新加坡的法律是不允許政府舉債來維持運營的,在新冠困難時期,新加坡政府動用的是歷年來積累的儲備金來度過難關。
以上的二個方面造成一個現象是:國際上充斥著各國央行擴表的大量貨幣在尋找著優良資產,而另一方面,由於新加坡的嚴謹的外匯管理和政府財政政策使其新幣匯率看似穩定,實則被低估,但其大量的外匯操作也使其積累了很多外匯儲備。近年來由於外匯管理操作,MAS 積累的外匯儲備一直超過政府在MAS 存款的增長,為了將外匯儲備額降低到最佳範圍的上限,即占GDP 的 75%,MAS已經開始分批將約1850 億新元的外匯儲備 轉移給GIC進行全球性的長期投資操作(如圖三)。
圖三:新加坡外匯儲備增長情況

來源:新加坡統計局
所以我們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外國人用他們的本國貨幣換被低估的新幣,以購買新加坡的房產,可不可以被理解為新加坡在被割韭菜?所以,政府的這個做法,在深層次的層面來講,是有必要的。
作者:謝娜,FCCA,新加坡註冊會計師(CA),前新加坡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裁,現在為新加坡會計師事務所執行董事。
(文章原載於微信公眾號 螞蟻冷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