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內政部:所有人都享有言論自由,但不能越界

2024年07月25日   •   1539次閱讀

2024年5月8日,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在國會上回復蔡厝港集選區議員周凱年關於以色列駐新加坡大使館涉及中東衝突社交媒體貼文事件的最新情況。

以下內容為新加坡眼根據國會英文資料翻譯整理:

以色列駐新加坡大使館刪除社交媒體帖子事件的最新情況

1 周凱年先生(蔡厝港集選區議員)就以色列駐新加坡大使館於 2024 年 3 月 24 日在社交媒體上刪除帖子一事詢問內政部長:

(a) 是否將採取進一步措施?

(b) 在外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擁有或管理的社交媒體帳戶上發布此類帖子的責任人是否享有外交豁免,不受我國法律的管轄和起訴?

尚穆根先生(內政部長):議長先生,外部事態發展,尤其是像中東衝突這樣情緒激動的事態發展,往往會跨越國界。它們會導致對問題有不同感受和不同認同的人之間關係緊張。

我們新加坡也受到了這些力量的影響。我們尤其看到馬來/穆斯林社區與猶太教和基督教社區之間的分歧。馬來/穆斯林社區的許多人認為在加沙發生的事情是不公正的。與此同時,猶太社區對哈馬斯 2023年10月7日的恐怖行動所造成的痛苦深有感觸。基督教社區的一些人認為,對以色列的任何攻擊都是對基督教的攻擊—雖然並非所有基督徒都有這種感覺,但有些人有這種感覺並表達了這種觀點。其他社區也可能更同情衝突的一方。

深厚的感情也可能導致冒犯其他群體的言行。2023年10月7日至2024年3月 31 日期間,警方共收到43起針對新加坡猶太人或穆斯林社群成員的冒犯性言行的報告。

政府將對影響社會和諧的行為進行干預。各位議員知道,我們有《維持宗教和諧法》等法律,《刑法》也有相關規定,還有《防止騷擾法》—它們都規定了可接受行為的界限。

在這方面,讓我也談談抗議活動。我們看到,許多國家的緊張局勢已經沸沸揚揚。在柏林,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者與警察發生衝突,數百人被捕;在美國的大學裡,支持以色列和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抗議者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激烈。雙方學生都面臨騷擾和攻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些美國一流大學開始表示,言論自由並不意味著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們在海外許多地方看到的情況是,抗議活動往往變得暴力化。人們占領建築物,阻止他人從事日常工作,對公眾造成嚴重的破壞和干擾。這往往導致破壞和傷害。他們一開始可能是出於好意,由誠實、理想主義的人領導。我的意思是,人們常說,"抗議、表達觀點有什麼錯?" 我能理解這種說法。很多時候,人們真的覺得有必要,而且他們也不是暴力分子。他們不想製造麻煩。但是,正如我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那樣,當有這些抗議活動時,往往會被其他懷有自己目的的人滲透。這些滲入抗議活動的人經常試圖製造暴力。

《紐約時報》和其他媒體都報道了美國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據報道,紐約市長批評外部煽動者在校園內訓練並參與抗議活動。我引用他的話,他擔心「年輕人……受到那些激進化兒童的專業人士的影響」。《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引用一名學生的話說,抗議活動的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洛杉磯地區的人,他們舉行的示威活動造成了廣泛的混亂。這些都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校園裡。

另一方面,也有報道否認外界有重大參與。我認為很難知道真實的事實,但縱觀抗議活動——我們一直在研究香港、斯里蘭卡和其他地方的抗議活動,——我認為可以公平地說,通常有一個團體有合法的目標,希望和平,但往往經常有其他人利用這些活動,在人們聚集的地方策劃暴力,讓警察處於守勢,並試圖慫恿警察,試圖強行阻止暴力行為,然後暴力行為升級。

同樣,我們自己的觀點是:如果我們允許在這個問題上進行抗議,最初可能是和平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抗議活動的結束,可能會發生一些暴力事件,破壞和平與法律,占領新加坡的建築;我們和其他地方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我們應該承認,從事攻擊性或暴力行為的人在我們的社會中是極少數,我懷疑在許多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我們新加坡沒有發生過多起使一個種族或宗教團體與另一個群體對立的嚴重事件。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明白維護社會凝聚力的重要性,以及相互尊重和寬容的價值。即使對衝突的看法有所不同,新加坡人在處理問題的方式上也相對謹慎和理性。

除了法律之外,我們還必須積極努力,而且我們也確實如此,通過在我們的種族和宗教社區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來加強我們的社會契約。在領導層面,內政部(MHA)和文化、社區及青年部(MCCY)為高級宗教和社群領袖頻繁互動提供平台。這些平台包括全國種族與宗教和諧常務委員會,以及每個選區的族群與宗教和諧圈。

在人與人之間,MCCY為將不同社區聚集在一起的信仰間和種族間倡議提供支持,包括鼓勵不同社區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對話。

現在讓我談談周凱年先生提出的以色列大使館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帖子問題。外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和外交人員根據法律享有外交豁免權,除非他們放棄。除其他外,這意味著他們享有我們刑事管轄的豁免。

儘管如此,MHA在該貼文發布時向外交部 (MFA)表達了我們的擔憂。我們立即表達了我們的關切。外交部同意該貼文越界,應當立即刪除。外交部隨後與以色列大使館接洽,要求將其撤下。大家都知道,大使館立即撤銷了這一職務。

各位議員會記得我在公開場合所說的話--該貼子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以色列大使要求見我。我上周見過他。他為發布的帖子道歉。他說發布這個帖子是錯誤的。貼子未經他的授權,負責貼子的官員將被遣返回國,離開新加坡。他還說這種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

我向他指出,大使館有權發表自己的觀點。但是,如果所發表的言論影響到新加坡,影響到新加坡國內和諧與安全,特別是影響到我們少數族群社區的安全,我們就必須介入。像大使館發布的這類貼文有可能在我們的猶太社區和穆斯林社區之間製造緊張局勢,特別是有可能將我們的猶太社區置於危險之中。

警方收到了關於該貼文的報告。經與總檢察長辦公室協商,警方認為無須採取進一步行動。各位議員都明白,以色列大使館的行為受主權豁免原則的保護。

以下是英文質詢內容:

UPDATE ON INCIDENT WHERE SOCIAL MEDIA POST WAS TAKEN DOWN BY ISRAELI EMBASSY IN SINGAPORE(1)

1 Mr Zhulkarnain Abdul Rahim asked the Minister for Home Affairs with regard to the social media posting that was taken down by the Israeli embassy in Singapore on 24 March 2024 (a) whether there are further steps to be taken; and (b) whether a person responsible for such posting on a social media account that is owned or managed by a foreign embassy in Singapore will enjoy diplomatic immunity from jurisdiction and prosecution under our laws.

The Minister for Home Affairs (Mr K Shanmugam): Sir, external developments, especially those as emotionally charged as the conflict in the Middle East, often spill across borders. They can cause tensions between people who feel differently about and who identify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issue.

And we in Singapore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se forces as well. We see in particular a divide in the reactions between the Malay/Muslim community on the one side and the Jewish and Christian communities on the other side. Many in the Malay/Muslim community see the injustice in what is happening in Gaza. The Jewish community meanwhile feels deeply the pain inflicted by Hamas』 act of terror on 7 October 2023. There are sections of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who feel that any attack on Israel is an attack on Christianity – while not all Christians feel that way, there are some who feel that way and have expressed those views. Other communities may also empathise with one side of the conflict more than the other.

Deeply held feelings can also result in words or actions that offend other communities. Between 7 October 2023 and 31 March 2024, the Police received 43 reports regarding alleged offensive remarks or actions targeted at members of the Jewish or Muslim communities in Singapore.

The Government will intervene against acts which can affect our social harmony. Members know we have laws such as the Maintenance of Religious Harmony Act, the Penal Code has provisions, the 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 – they all set out the boundaries on what is acceptable conduct.

In this context, let me also say something about protests. We have seen how tensions have boiled over in many countries. In Berlin, pro-Palestinian protestors have clashed with the police, with hundreds of people arrested. At United States (US) universities, ex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pro-Israel and pro-Palestine student protestor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crimonious. Students on both sides have faced harassment and assault.

Ironically, some of the leading US universities are beginning to say that freedom of expression does not mean that one can say or do anything one wants.

What we see happening in many places overseas is that the protests have often become violent. People occupy buildings, prevent others from going about their daily businesses, cause significant disamenities and disruption to the public. And often, that leads to damage and harm. They may start off well-intentioned, led by honest, idealistic people. I mean, people often say, "What's wrong with protests, expression of views?" And I can understand that. Often, people genuinely feel the need and they are not violent people. They do not want to create trouble. But what happens is that when there are these protests, they often get infiltrated, as we can see from elsewhere, by others with their own agendas. These others who infiltrate these protests often try and engineer violence.

1/2
下一頁
飆速160公里玩追逐遊戲 網紅撞死少女還說活該
2025年06月29日   •   6萬次閱讀
剛認識就帶去公園暗處強姦 青年不滿被判監和打鞭提出上訴
2025年06月25日   •   5萬次閱讀
遺憾沒讓父母享福 李銘順自責「不該勸爸媽退休」
2025年06月30日   •   5萬次閱讀
組屋變 "群租房"!二房東暴利轉租 16 人後刀傷租客 被控兩項重罪
2025年06月25日   •   4萬次閱讀
33歲墜樓身亡!新加坡這場情感糾紛竟是兩位男士……
2025年06月30日   •   4萬次閱讀
金文泰發生墜樓案 婦女高處墜落身亡
2025年06月28日   •   4萬次閱讀
稱代買萬字票中巨獎 「算命師傅」命砸大錢還願 女郎下場慘重
2025年06月30日   •   3萬次閱讀
獅城經營「陪游小姐」生意 女老闆監15個月
2025年07月01日   •   3萬次閱讀
「蹭飯女團」轉戰鄰里商圈 公眾當場質問揭穿套路
2025年06月29日   •   3萬次閱讀
醫生破產隱瞞千萬身家 百萬股份 全轉3子女
2025年06月28日   •   3萬次閱讀
老翁被遊說花6016元買加熱床墊 女代父要求退款不果憤而報警
2025年06月29日   •   3萬次閱讀
諾維那商場停車場入口驚現 21 歲男子遺體 警方排除他殺展開調查
2025年06月25日   •   3萬次閱讀
謊稱每月付1.1萬 男子誘少女胡搞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摩哆藏毒闖兀蘭關卡!大馬女被捕 恐判死刑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獅城男稱訂了陪游服務 上門「索性」拿刀恐嚇泰女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突發!新加坡金文泰商業街一女子跳樓身亡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文身師酒駕載女友返家 撞飛女童揚長而去
2025年06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幾名文身女子惹蘭勿剎被捉 警方扛走多個旅行箱和多袋東西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吃沙冰吃到塑料碎片 女事主向名甜品店索賠1.6萬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棄獅城金文泰咖啡店旁 神秘行李箱藏私煙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他用這招 揭妻子外遇7年 約小王談判 打爆對方眼骨
2025年06月27日   •   2萬次閱讀
為家族生意 涉行賄3.6萬 一家四口全被控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突發:新加坡一購物中心發現屍體!警方封鎖現場,網友眾說紛紜
2025年06月26日   •   2萬次閱讀
噪音擾鄰違庭令 七旬婦罪成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