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署的報告顯示,多個政府部門和機構在採購與合同管理方面做得不足,管理收入方面也出現疏漏。
審計署在年度審計長報告中,點名兩個政府部門、一所學府和五個法定機構,在採購程序與合約管理、收取和管理收入、審計記錄、津貼管理和運營管理五大方面,出現16處疏失。
其中,審計署對三份學校建設合同進行檢查後發現,教育部對所有三份合同的管理都存在漏洞,包括:當局在工程開始後才批准合同、合同估價失誤;以及對未進行或未按合同要求完成的工程付款。
此外,有20份學校建設合同的結帳工作也出現延誤,拖延時間從兩個月到三年多不等。
另外,審計署對內政部提供後勤服務和倉庫管理服務合同的管理情況進行審計時,發現庫存和記錄管理方面存在弱點。當局檢查的所有三個地點,庫存記錄同實物庫存之間都存在差異。當局還發現其中兩個地點在檢查實物庫存和記錄方面存在不足。
南洋理工學院則被發現在簽發學費票據方面存在延誤,有898萬元的帳單是在課程開始後才發出,一些甚至是在課程開始得一年後才簽發。校方也沒有及時採取行動,追討被拖欠的學費。當局還發現,學校的維修承包商所提交的兩份年度消防栓測試報告可能存在違規行為。
另外,審計署發現國家公園局在採購與合同管理方面有疏漏,包括:對未按工程項目要求完成的工程付款、估價失誤、重複付款等。據估計,因這些失誤而多付給承包商的款項達193萬元。
其他被發現有管理疏漏的機構是: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建設局和聖淘沙發展局。
其中,體理會沒有做好監管工作,導致ActiveSG會員通行證被濫用。建設局則在監管兩項津貼計劃時,利益申報管理存在失誤。
建設局也被發現沒有充分監督裕廊公寓指定運營商的表現就付款。
聖淘沙發展局則在管理兩份車輛維修合同方面存在失誤,在沒有承包商沒有按合約完成工作的情況下就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