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金融界,擁有CMS(資本市場服務)執照是從事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務的必要條件。
然而,有人卻因無照為九名客戶提供基金管理服務而被判入獄八周,涉案金額高達374萬新元。

(圖源網絡)
事件回顧:從信任到損失
羅健豪曾是Finexis Advisory私人有限公司的代表,擁有合法的財務顧問身份。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新加坡的金融服務行業高度規範,經營特定業務需持有相關許可證。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規定,金融和基金管理服務的許可證主要包括:
資本市場服務許可證(CMS):此許可證允許持有人從事包括證券交易、投資諮詢和基金管理等多種活動。獲得此許可證的機構需滿足最低資本要求、合規性及風險管理標準。
商品交易許可證:專為商品交易代理機構設計,監管其在商品市場的交易行為。
財務顧問執照:用於向公眾提供財務諮詢服務的公司,確保提供合規的投資建議。

(圖源網絡)
羅健豪只有財務顧問執照並沒有資本市場服務許可證,但他卻私下與客戶接洽,聲稱能以私人名義為他們交易股票。這一行為無疑是對新加坡嚴格金融監管法規的公然挑戰。
在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間,羅健豪利用九名客戶共計460萬5905新元的資金進行投資。
由於對羅健豪的信任,其中八名客戶將自己的交易帳戶登錄密碼提供給他,使得他可以直接通過他們的帳戶進行交易。
另一名客戶則將15萬新元匯入羅健豪的個人銀行帳戶,委託他投資香港股票。

(圖源網絡)
根據與客戶達成的協議,羅健豪並沒有承諾一定的投資回報,但他表示如果投資獲利,將從中抽取20%的利潤作為佣金,或從投資額中抽取1%作為服務費。
在最初的投資中,羅健豪確實實現了一定的收益,獲得了21萬3000新元的佣金。
然而,隨著市場波動和投資失利,客戶們遭受了共計374萬新元的損失。
為了彌補客戶的損失,羅健豪自掏腰包,支付了48萬4000新元,但這並不足以挽回損失。
法律後果與CMS牌照
根據新加坡的法律規定,任何涉及資本市場產品的經營活動都必須持有相關的許可證。
羅健豪在未獲得所需的資本市場服務(CMS)執照的情況下,為客戶提供基金管理服務,構成了違法行為。這一案件的判決再次強調了在新加坡金融市場開展業務所需的合規性和專業性。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對資本市場的監管標準極高,CMS牌照是新加坡金融領域的關鍵證書。
獲得CMS牌照的公司可從事多種金融服務,包括基金管理、企業融資諮詢和證券託管等。
近年來,隨著新加坡金融市場的不斷擴大,CMS牌照的申請和運作也愈加受到關注。

(圖源網絡)
CMS牌照的申請與運作
新加坡的金融市場監管機制嚴謹,所有涉及資本市場的經營活動都需持有相應的牌照。
基金管理業務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執照基金管理公司(LFMC)和註冊基金管理公司(RFMC)。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023年發布的政策文件,RFMC制度即將廢除,現有公司將逐步過渡為LFMC。這一變化意味著對基金管理業務的監管標準將全面升級。
獲得CMS牌照的公司必須滿足一系列嚴格的監管要求,包括但不限於:
資本要求:申請公司需具備足夠的資本,以確保其財務穩健。
合規性:公司需建立內部合規機制,確保所有業務活動符合法規要求。
專業人員:公司必須配備專業的投資顧問和基金經理,以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