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家在新加坡買房的比例,已和印度尼西亞人持平,除了新加坡的鄰國馬來西亞,中國買家已成為在新加坡置業最多的群體,開始放鬆自美聯儲量化寬鬆之後執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一些似乎看到「機會」的資金已經蠢蠢欲動。

新加坡作為亞洲的經濟經濟中心之一的國家,由於受到寬鬆的量化政策的影響,新加坡一度成為眾多的富豪和投資者的投資上產的首選國家,受到全球低利率的影響,這些年不斷的有來自全球各地的房產投資者來到新加坡,隨著樓市的火熱發展,目前新加坡已是成為亞洲房價第二高的國家了。
如今整個新加坡的樓市也是在政府的調控管理之下,並且新加坡政府也頻繁強調,不會放鬆對樓市的調控的政策,以為新加坡非常重視樓市的發展,不會讓樓市影響到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是為了防止房地產的泡沫來臨。不過,今年3月新加坡政府宣布將降低印花稅稅率,隨後還放鬆了一些貸款限制。此前,若賣方持有房屋的時間不到4年就出售,則須繳納房價4%到16%的印花稅,而從3月11日開始,該時限縮短到3年,印花稅稅率也降至4%至12%。

有分析人士表示,去年新加坡經濟增長1.8%,增長勢頭好於預期。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一直嚴格遵守使居民住房和面向海外投資的房地產相協調的建設比例,讓新加坡的住房形成了實質上的雙軌制,這些因素都是新加坡能夠下狠手調控並在此後大膽「逆勢而為」的關鍵。
如果將房價數據進行對比,新加坡的房價跌幅已經有所收窄,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房價環比下跌0.5%。而新加坡房價去年全年下跌3%。那麼,調控政策有所放鬆,新加坡房價會不會「觸底反彈」?

在政府的調控之下,目前整個樓市處於下滑的階段,而現在很多國內外的投資者都開始把目光聚集到了這裡。雖然調控一直在持續,但是新加坡的房產投資熱卻無法擺脫投資者的追捧。
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商由於受到國內樓市政策的調控,紛紛的開始與新加坡等海外的開發商合作。根據書記顯示,目前已經開始布局新加坡的物流地產,而在今年5月份,龍光地產與中國南山集團合資10億新加坡元(約合7.35億美元),獲得了新加坡政府拍賣的一塊住宅用地,該價格創下當地土地交易紀錄新高。

根據海外的媒體公布顯示,就在17年的上半年時間裡,新加坡已經被各大海外資產所看中,尤其是來自中國的一些房產投資者,就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在整個新加坡上半年的高端住宅成交量中,有四分之一的產業是來自中國的投資者所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