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多元化的島國,沒有傳統的本土菜系。中餐、西餐、馬來菜和印度菜幾乎哪裡都找得到,每一種菜系都有堅定的擁護者。可以不誇張的說,不管你想吃什麼,在新加坡都可以找得到。
如果想體驗一把馬來餐飲文化,可以去新加坡馬來文化的聚集地的甘榜格南(KampongGlam);如果想領略一下獨特的印度風情,就到小印度(LittleIndia);如果想感受一下土生華人的文化印記,就去如切(JooChiat)和加東(Katong),如果想體驗新加坡的中式餐飲文化,就去牛車水(Chinatown);克拉碼頭(ClarkeQuay)則是泡吧小酌的好去處。
說到吃,安全必然是第一位的。
新加坡相當看重飲食安全,自20多年前衛生部就開始對餐飲實行分級制度,每年評估一次。
評級用A\B\C\D標誌的貼紙來區分。
不管是街邊小攤,還是高檔餐廳,大家都可以見到ABCD這樣的大貼紙:

通常見到的只有A和B兩種。很少見到C和D,為什麼呢?
根據2017年12月數據,新加坡超過36000個餐飲場所中,99%獲得「A」或「B」評級,其中A類評級過半。
那為什麼還會有C和D類評級呢? C和D可以理解為懲罰措施。
舉個例子。2017年11月11日,有43人在參加完一家米其林一星級餐廳的酒店宴會之後,出現腸胃炎症狀,當局在2018年1月底經調查決定,將餐館和宴會廚房的衛生等級從A級下調為C級。這個等級將會維持一年,直到12個月後重新檢查合格後才會再調整。基本等同於歇業了。
但是因為這種評級只是基於一年一次的突擊檢查,當前評級只代表上一次評級的衛生狀態,消費者難以辨別哪些餐廳是今年才獲得高評級,還是一貫都有良好的衛生記錄。
於是2019年新加坡引進了新的FHRS(Food Hygiene Recognition Scheme)評估體系,將餐廳過往的衛生記錄包括在評估範圍內的新評估體系:

已獲得金、銀或銅獎認證的飲食場所若出現任何嚴重衛生問題,如食物中毒事件所獲得的認證將有可能下降一級。
犯規記分制是食品安全制度的補充,自1987年9月開始實施。
新加坡將食品衛生犯規行為分為三類:
I 扣6分,並繳納400新幣罰款


II 扣4分, 並繳納300新幣罰款


III 不扣分, 但需要繳納200新幣罰款



在12個月內累積不足12分者,將收到警告信;
在12個月內累積計分12分或以上者,第一次營業執照將被暫時吊銷2個星期;
在首次暫時吊銷執照後,如果又在12個月內累積12分或以上,第二次執照將被暫時吊銷4個星期;
第二次暫時吊銷執照後,如果再度在12個月內累積12分或以上,其執照將被永久撤銷。
正因為嚴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使得新加坡在2018年《經濟學人》出爐的《全球食品安全排行榜》中榮登榜首,獲得該項目的世界第一,遠超歐洲。

並且在食品安全和營養標準上得了滿分:

習慣了國內食品問題屢屢暴雷,新聞報道之後不了了之的你,有沒有很心動?
新加坡的吸引力可不僅在於食品安全。
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全球貿易促進報告》中,新加坡居於首位;
所以無論從生活、教育、事業發展、商業環境,還是時差和文化融入度,新加坡絕對是絕佳的選擇。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的企業家將公司註冊在了這個跨國企業入住最多的亞洲國家和城市。司馬移出國提供新加坡註冊公司,新加坡開戶,新加坡報稅,新加坡創業移民,新加坡留學的全套服務。歡迎聯繫我們。
新加坡餐飲犯規記分表來源於「新加坡的椰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