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看牙是出了名的貴,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為了省錢而忍著牙痛回國治療的經歷。然而新冠疫情讓回國成為了奢望,如果牙齒出了問題,就只能老老實實在新加坡進行治療了,小編就是疫情期間在新加坡拔了三顆智齒。

疫情下的牙醫治療,圖片來源自聯合早報
新加坡看牙到底有多貴呢?看牙的體驗和國內比如何?有哪些可以省錢的辦法呢?帶著這些疑問,本期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在新加坡看牙的詳細攻略。
1. 看牙到底有多貴
在新加坡,如果牙齒出了問題,一般要去牙醫診所或者醫院的牙醫中心進行治療,而不是普通的門診。
小編整理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牙醫中心與新加坡國家牙科中心的價格,並與親身去過的全民牙醫診所進行了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圖表內的費用只包含消費稅與局部麻醉的費用,不包括X光、化驗、諮詢及後續治療的費用。

各項牙齒治療的費用,數據來源:MOH,Q&M Dental官網
不難發現,新加坡看牙的費用還是很貴的,即便是拔一顆智齒也需要535新元,而在國內一般則只需要400人民幣左右。不考慮機票價格的話,在國內看牙確實比在新加坡要便宜不少。
2. 看牙的體驗
新加坡雖然看牙貴,但是小編覺得新加坡的牙醫水平比國內更好,並且牙醫服務更加人性化!下面就結合小編的自身經歷給大家對比一下兩地的看牙體驗。
醫生水平
小編今年年初在國內去牙科醫院看智齒,做了X光後醫生說三顆智齒的位置比較隱蔽,想要取出來很麻煩,需要開刀。而當時正逢過年,便沒有在國內進行手術。

小編的智齒X光圖
沒想到回新加坡後,智齒又開始犯疼了,由於疫情的關係所以就去了新加坡本地的全民牙醫診所。在拍完X光後,這邊牙醫表示並不需要開刀,當場就把三顆智齒拔除了,整個過程花了大約一個小時左右。
同樣是對三顆智齒進行診斷,新加坡牙醫的診斷讓我免受了開刀的風險。因此,小編覺得新加坡牙醫的平均水平要高於國內牙醫的平均水平。
服務對比
在國內看過牙的小夥伴應該知道,醫生會經常拿水沖洗口腔,然後需要我們經常起身吐乾淨嘴裡的水。若是嘴裡打了麻藥,吐水的時候則更不方便。

新加坡的牙醫服務就非常的人性化!醫生在進行治療的同時,會有專門的助理在旁,拿著一根吸管(學名叫吸機),幫助你吸掉口腔內的血水或結石等異物。
此外,醫生會非常重視患者的感受。每一個醫療步驟都會與患者溝通,安撫患者的緊張情緒。在打麻藥時,醫生還會細緻地按摩牙齦,緩解患者的疼痛。聽有的小夥伴說,有時還會給病人一顆「小紅球」,讓病人覺得疼的時候就通過捏小紅球來轉移注意力。
3. 有哪些可以省錢的方法?
既然新加坡看牙這麼貴,而短期內大家也都無法回國就醫,那麼有哪些可以節省看牙費用的方法呢?
各類保險
01 個人醫保
新加坡的個人醫保是由商業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只能報銷由意外導致的住院期間的牙齒治療(Accidental Impatient Dental Treatment),而其他方面關於牙齒的治療是不可以報銷的。
02 公司保險
大部分公司為了節省預算,在購買公司保險時一般是不會給員工提供牙齒保障的。而一些福利比較好的公司可能會提供部分保障,其報銷上限約為500新幣/年。
03 高端醫療
高端醫保有專門提供牙齒保障的附加條款,報銷大多數牙齒治療的費用。然而高端醫保的價格也是十分昂貴的,26-30歲的保費為10685新幣/年,而關於牙齒的附加條款則需1034新幣/年。這意味著為了保牙齒,需要先支付10685新幣購買高端醫保主險,再花1034新幣購買保牙齒的附加條款,性價比極低。
CPF Medisave Account
雖然保險無法報銷大多數情況下看牙的費用,但是CPF的Medisave Account(MA)卻可以派上用場。公民或永久居民可以使用CPF的MA支付拔智齒、種植牙、種牙植骨、牙齦移植的費用,使用上限為2150新幣/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MA里的錢少於2000新幣,診所會要求你先付全款,再幫你向MA提出報銷申請,申請通過後你將收到支票。
由於大多數小夥伴都配置了醫療保險,MA裡面的錢其實是用不到的,因此剛好可以在看牙的時候派上用場。不過小編也要提醒大家,MA也是有使用上限的,超過的部分就需要用現金了。因此如果情況不是特別緊急,大家可以考慮年底的時候去處理牙齒相關的問題,因為限度是以年為單位的,跨年後上限就會重新結算,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幫大家節省現金的支出啦!
4. 總結
在新加坡看牙雖然費用貴,但是醫生水平和服務水平還是很高的,建議因為疫情不方便回國,或者需要長期治療的小夥伴選擇在新加坡本地牙科醫院/診所就醫。此外,雖然保險對於牙齒的保障十分苛刻,但CPF里的MA是可以用來支付看牙費用的。
目前處於解封的第二階段,政府要求牙科醫院/診所兩次治療之間間隔為45分鐘,因此排隊等待治療的人數比平時要多很多,小夥伴們一定記得打電話提前預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