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傳媒:專注於新加坡 覽閱中新資訊

人口只有570萬的彈丸之地,其視野、野心和影響力絕對是世界頂級的,建國僅僅5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世界第二大港口
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全球第三大煉油中心
人均外匯儲備世界第一
人均GDP亞洲第一
基礎教育世界第一,雙語教育全球矚目
亞洲唯一AAA級的國家
被譽為花園城市,最宜居的城市
下一個五十年,新加坡野心是什麼?
新加坡如何長期保持領先?
如何吸引人才?
如何在人口高密度下,提升生活品質?
如何突破土地資源瓶頸,繼續發展經濟?
先介紹新加坡總體規劃
城市規劃編制由市區重建局URA負責,通過戰略性的概念規劃(concept plan)和實施性的總體規劃(Master Plan)形成二級規劃體系,進而推進土地售賣及發展管制等,反映和落實各部門的用地需求。
新加坡最早的總體規劃編制於1958年,由1959年規劃法令確立為法定規劃,規定每五年重新編制一次。共形成了1971版、1991版、2001版、2013版和目前的2019年版,一共五版規劃!
2019年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發布了最新總體規劃,定義了規劃細節,確定新加坡的發展「藍圖」,為未來城市空間布局。

規劃的總思路雖然是在談:
努力為所有人創造一個經濟充滿活力和適宜居住的家園,但乾坤大挪移式的碼頭搬遷計劃,各區域的重新精細定位,處處彰顯小國大野心。
野心一:重奪」全球第一港口「寶座
過去40多年的苦心經營,排名前三的新加坡港剛剛超越"百年老港"阿姆斯特丹港成為世界第一,在中國大陸強勢崛起的下,上海港橫空出世,背靠泱泱大國,又把新加坡港擠到第二。新加坡港當然不服氣被,決心要「復仇」,重新奪回全球第一大港口的地位。
這是一個浩大的歷史工程。這個僅僅500萬多人口,面積僅僅為上海的1/10,的城市,將把目前世界排名第二的的新加坡港,從市中心移到城市的西部,填海,擴大,重建一個未來世界排名最大的超級碼頭!

這個計劃耗資200億新幣(約合1000億元人民幣),將分為四個階段建設一個年吞吐量達到6500萬TEU的超級貨櫃碼頭。
6500萬TEU的貨櫃碼頭是什麼概念呢?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口——上海港一整年的貨櫃吞吐量是4200萬TEU,目前全世界第二大的貨櫃港口——新加坡港一整年的貨櫃吞吐量是3660萬TEU。
也就是說,新加坡這個大士港碼頭建成之後,貨櫃吞吐量將是現在上海港的1.5倍,是現在新加坡舊港吞吐量的兩倍。

Tuas 碼頭
新加坡政府的計劃,在2021年建成投入首期年吞吐量2000萬TEU。 而等到2040年全部建成之後,大士港將會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自動化貨櫃碼頭,並擁有自動碼頭和堆場功能以及全電動自動引導車輛等功能.
在這全世界的港口城市中,新加坡是先天條件最弱的一個,不僅土地最緊缺,而且人口也最少,更要命的是,周邊都是想對你下黑手的鄰居,不像香港和台灣一樣還能得到中國大陸的特殊照顧。殘酷的環境倒逼新加坡,精細規劃,苦心經營,殺出一條血路。
規劃的思路是:
在西部工業中心附近建設一個超級大港,把目前的轉口業務和市區的不同碼頭業務全部集中過來,與西部已有的工業區和未來創新區融合,這樣既能夠讓新的碼頭有更高的效率,也可加快產品上市周轉時間,從而促進大士和裕廊地區工業的發展。這樣的生態協同效應,在全球競爭中取得優勢。

野心二:全球最安全宜居城市 打造智慧包容的新加坡特色社區
2019年規劃強調為所有年齡段的人提供更愉快、更高質量的生活環境,構建兒童友好和老年人友好的社區。居民會有更豐富的住區選擇,從更接近大自然的登加(Tengah)到海濱的榜鵝(Punggol)、從中央地區邊緣的皇后鎮(Queenstown)、到嘗試新住房概念的甘榜武吉士(Kampong Bugis),新鎮的規劃和設計將更加注重智慧和可持續,都是以科技為動力,為居民帶來更加方便和自然的環境以保障他們的福祉。
一些住宅項目將與城市綠化和屋頂花園相結合,一步步推動新加坡從「花園城市「 到 「花園中的城市」的進化!

榜鵝HDB多層停車場上方的屋頂花園為居民提供了綠色空間。
為了創造更具包容性的環境,住區鼓勵步行和騎自行車,儘可能地優先考慮的流動而不是汽車的移動。

登加HDB計劃採用自行車道,以鼓勵慢行交通方式
本規劃利用數據分析,預測了未來對兒童保育和老年人護理的需求,並對現有設施進行了評估,以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
為了使生活更加方便和儘量減少交通,社區中心整合多種服務設施,包括商業、醫療、文化、體育等等,以更好地滿足居民的需要,並促進不同人口群體之間的社會互動。
為了保持新加坡的特徵和家的感覺,市區重建局與利益相關者合作,以各種方式保持地區特徵,並建立更多熟悉地方的共享記憶。有些地方的特徵也在更新,新的公共空間,升級的街景,有些特徵注入了新的家園和服務設施。

市區重建局和國家遺產委員會在過去三至四十年中協助保護的文物,展示了新加坡的歷史和進步,培養了更強的民族特性,並增添了鮮明的新加坡特色。 野心三: 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城市
已有的成就:
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中心
全球第三大外匯交易中心
全球前三大能源交易中心之一
亞洲(日本除外)最大利率互換衍生品交易中心
未來的五十年,伴隨人口增長,
新加坡能否在各環節,挑戰世界第一?
基建上要如何布局?
新加坡要打造更強大的經濟,就需要做好規劃和撥出合適的土地以支持振興現有產業和發展新的增長區域。

工業、商業和教育設施的分布
在規劃中新加坡提出構建四個主要門戶的概念,包括中央地區、北部門戶、東部門戶和西部門戶。
中央地區是新加坡充滿活力的市中心-是全球商業和金融中心的所在地,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24/7生活方式目的地。

中央商務區
北部門戶是進入新的創新單元(例如農業技術和食品、數位技術和網絡安全)機會的入口,未來將強化位於woodlands的區域中心,將之打造成為北部區域的經濟中心。

Woodlands北部區域中心的概念設計
東部門戶利用樟宜航空樞紐擴建的機會,加強空港地區與世界的連通,發展與航空有關的業務,構建創新品質生活商業集群,包括新加坡科技大學、樟宜商業園及未來的樟宜東城區。

星耀樟宜@樟宜機場
西部門戶是CBD以外最大的商業節點,也是首屈一指的高科技製造中心,由裕廊創新區(JID)及其周邊的裕廊和大士工業區組成。
西部門戶將利用改善的運輸聯繫和TUAS碼頭的全球海上連通性,促進貨物、服務和人員的無縫流動。世界一流大學也使西部門戶成為企業、學術界和人才會面、交流和合作的理想場所。
除了門戶之外,新加坡還將開發CBD以外的商業節點和工業區,以支持經濟增長,本次規劃特彆強調並在靠近生活區的地方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例如:榜鵝數字區,將為數字經濟的關鍵增長產業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更接近於榜鵝新鎮的居民。

榜鵝數字區@JTC
未來經濟需要大膽的政策來支持新的想法和創新。城市規劃也要應時而變。如今,製造業已經超越了生產和銷售,企業將其知識密集型和服務導向的活動與其核心製造活動放在一起,以優化運營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率。因此工業區可以有更靈活的應用。新加坡設立的企業區是由主要發展商管理的特殊區域,他們有權靈活地確定各種用途的理想組合。另外,國家土地和不動產,如濱海灣和大南部濱水區將被激活以帶來新的想法和活力。位於緯一科技城、新加坡科學園和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創新集群將得到新的Dover知識區的補充,知識區為教育、研發、經濟和創業活動提供充滿活力的空間。 野心四:效率之都 - 新世紀的綠色智能交通
「效率,效率,效率」
新加坡的高效軌道網絡已連接並加強了整個新加坡的城市發展,並將繼續成為我們公共運輸的支柱。隨著新軌道線和車站的開通,將有更多的人享受到軌道通勤的便利,因為每10個家庭中就有8個住在軌道站點步行10分鐘之內,20分鐘內即可達到工作所在地。

當設計道路時,將為公共運輸和活躍的慢行交通提供更多的空間。改善行人環境和公共運輸的體驗。明古連街(Bencoolen st)是實施過境優先通道(TPC)的一個例子。

明古連街過境優先通道(TPC)
新加坡將開闢更多的步行和自行車專用路徑形成網絡。一個新的專項詳細規劃和控制計劃已經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