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你的孩子說兩種語言可能不容易,但也不是毫無解決辦法。
新加坡以雙語教育聞名,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Leher Singh博士就給父母提出了幾個建議,希望父母們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學習新語言的有利環境。
Leher Singh博士小時候會說幾句中文,但她並不精通這門語言。直到中學時,她決定放學後報名參加補習班,認真學習掌握中文。
「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對學習語言有相同的興趣,但我們仍然有辦法激勵和鼓勵孩子去掌握雙語言。」

1
父母應該對第二語言表現出興趣
研究已經證明,父母也參與學習過程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心態,父母可以成為孩子們學習的關鍵動力。
父母可以做兩件事。首先,幫助你的孩子保持他們對語言的興趣。其次,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能夠看到語言和生活的相關性。例如在家多運用兩種語言切換交流。

2
雙語能力不僅僅局限於課堂
父母需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們能以實際、有意義的方式學會使用語言。
例如,如果父母試圖鼓勵他們的孩子說英語,可以帶著孩子去一些主要以英語交流的餐廳,鼓勵他們的孩子主動點單,用英語討論食物。

3
找出孩子學習的動力
為了鼓勵雙語,父母首先需要了解孩子學習一門新語言的動力通常與成年人不同。
「我們需要了解他們的學習動力,然後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讓他們參與進來。」

如果孩子們不願學這門語言怎麼辦?父母更需要了解他們不感興趣的原因。
理解孩子為什麼對學習感到無趣、不安,有助於解決和消除孩子在說第二語言方面的障礙。
研究表明,當孩子們自我驅動時,他們會更好地接受第二語言,所以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學習第二語言是很重要的。
相反,父母應該找出孩子可能感興趣的其他語言,並相應地引導他們努力。
4
學習新語言沒有年齡限制
學習一門新語言,沒有所謂的「合適」年齡。
父母們常常擔心學習一門新語言會存在年齡限制,但研究表明,無論多大年齡,人們都可以學習多種語言。
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學習第二語言的興趣和動力。

「父母也應該避免將孩子掌握第二語言的能力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
她說:「孩子們把自己內在的學習能力和心態帶到語言學習中,所以父母們最不應該做的就是比較,這會無形之中打壓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相反,試著不斷地培養和認可孩子們的嘗試,為他們提升一個自信的心態來表達自己才是更有效的幫助。

鼓勵孩子走自己的路時,父母要認識到,每個孩子的表現在面對不同領域時都會有所不同,但關鍵是他們要堅持不懈地努力。
「隨著我們邁向一個日益國際化的世界,會說兩種語言可以幫助孩子以一種更有意義的方式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開聯繫世界的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