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屋對新加坡建立國家認同有著重大意義,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接受《新蘇黎世報》訪問時指出,政府促成居者有其屋,為組屋提供大量津貼,是國家福利政策重要的組成部分。
他說,新加坡獨立至今只有54年,而且是一個多元種族、文化、語言的國度,要形成國家認同感,首先須讓國人擁有自己的家,認為這個國家的利益和自己相關。「在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是由最富裕的房地產大亨建造房屋,然後出租。普通人想要擁有自己的房產是不可能的。」
王瑞傑指出,在很多亞洲城市,年輕人對此表示不滿,覺得自己努力工作,卻沒有未來。「但我們希望新加坡人能夠擁有自己的房子,政府大量補貼房價……新加坡人可先以補貼價買一間組屋,然後當組屋價格隨著經濟增長上升的時候出售,過後再買一間得到津貼的房子。」
不過王瑞傑也說,一些國人藉助第一間組屋得到的收益來買私人公寓,以滿足個人的願望,因此政策也給予這樣的流動性。「這是讓新加坡人實現願望的重要途徑。」
他也指出,一些夫婦在孩子長大之後可以大換小釋放房子的價值,以便兩夫婦享受退休生活。「有一些居民告訴我,他們買房子的時候有三個小孩,現在都長大成家了,在房子住了30年,現在只有兩老,不需要三間臥室了,因此打算換一間小的,把錢拿出來二度蜜月。」

99年屋契是理性政策
讓下一代有機會買房
王瑞傑也對瑞士媒體說明,組屋屋契定為99年是一個理性的政策,因為如果都是永久地契的房子,下一代就不會有機會買到自己的房子了。「土地資源能夠得到更新,對新加坡而言是未來的重要環節。」
王瑞傑也說,組屋雖然只有99年契約,但一個人如果30歲結婚買組屋,到了90歲契約還有39年,這時候房子還有沒有價值取決於人們對新加坡是否還有信心,以及經濟是否會持續增長。
他強調,組屋剩下30年的價值是現有價值的一部分,因此仍然有價值,說人們並不擁有組屋而只是租用是錯誤的說法:「這就是你的房子。」
王瑞傑也說,房子傳給下一代的時候,剩餘的契約屬於孩子,家長也可以選擇在價格不錯的時候將組屋賣掉,得到的錢可以隨自己的心愿分配,比如留給孩子。「孩子們就可以再買一間99年契約的房子,很多家長會那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