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機場路美食中心(照片:Google Street View)
社企經營小販中心的模式近日掀起熱議,一名光顧舊機場路熟食中心的老顧客就在網上為小販打抱不平,指職總富食客(NTUC Foodfare)在接管該熟食中心後,小販面臨各種艱難的處境,如清潔費飆漲、被迫長時間開檔等。面對各項指控,職總富食客出面反駁。
網民為舊機場路美食中心小販打抱不平
網民Gary Ho 昨天(23日)在Facebook發文為舊機場路熟食中心的小販聲援說,他從其中一名小販得知,職總富食客接管該熟食中心後,在沒有提供翻譯的情況下,要小販們簽署以英語書寫的法律文件。
Gary Ho在貼文中也說,小販告訴他,他們需要以每年100多元的費用,購買強制性的保險,受保範圍包括攤位外的公共空間。
他指:「為什麼要讓小販為小販中心投保?」
另外,這名小販也向他申訴,他們每個月的清理費也從300多元飆漲到500多元。小販還說,一些售賣打包食物的攤位,雖然沒有什麼碗碟可洗,但仍需要支付相同的費用,而之前的承包商則會通融給他們一些折扣。
Gary Ho也獲知,小販需要報告他們的「一舉一動」,不然就會面對懲罰。例如,如果小販關檔請假也需申報。而且,新合約也要求他們「長時間」開檔。
林謀泉:沒有要小販長時間開檔
針對小販被迫長時間開檔的指控,蒙巴登區議員林謀泉在Facebook上做出回應。他表示,他在昨晚(23日)10點30分到訪舊機場路熟食中心,和幾位小販交流後,得知職總富食客並沒有做出這樣的要求,所以這個指控並不正確。
「我不認同要小販長時間營業的做法。他們需自己決定要多勤奮,什麼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我的父母也是小販,我知道他們有多辛苦。」
網民對社企經營小販中心模式表達看法
另一名網民Donald Low也在Facebook上,針對社企經營小販中心的模式表達看法。
他在貼文中說:「為什麼社企經營小販中心的攤販需要有限定的營業時間?這不是八小時或12小時到底合不合理的問題。是為什麼要有限定的營業時間。如果小販一天營業幾小時,能賺夠錢還租金和其他費用,並賺取利潤,為什麼業者一定要他們營業至少八小時?」
他也針對為小販中心注入活力的說法問道:「為什麼小販需要承擔這個責任?」
他表示,如果業者要攤販延長營業時間,那他們就應該給小販錢以加長開檔時間,而不是設定營業時間。他也說,為了注入活力而延長小販的營業時間是沒有經濟效益的,因為這應該依據需求而定。
職總富食客回應
職總富食客今天(24日)發表聲明,針對各項指控做出回應。
清理費增加
職總富食客說,公司是在2017年7月1日受委為舊機場路熟食中心的管理代理(Managing agent),而在這的前一天,也就是2017年6月30日,他們獲小販聯合會代表的通知,指熟食中心的清潔承包商突然不知所蹤。
小販聯合會於是要求環境局和職總富食客找一個臨時承包商,讓熟食中心能繼續營業。職總富食客指,他們找到一個臨時承包商,簽了六個月的合約,合約到2017年12月截止。他們也同臨時承包商達成協定,維持原來的收費。
職總富食客在2017年9月公開招標,尋找獲環境局新清潔標誌認證計劃(Clean Mark Enhanced Accreditation Scheme)認證資格的新承包商。
在小販聯合會的要求下,他們決定根據各攤位碗碟使用量,以三級定價進行招標,然後根據承包商的人手、公司過去的記錄和價格等評估標準進行篩選。與新承包商的合約於2018年1月生效,他們也在2017年12月通知小販們關於新的收費。
文告說明,糕點和點心攤位每月的清潔費為374.50元、飲料和甜點攤位的清潔費為513.60、而熟食攤位的清潔費則為588.50元。
職總富食客強調,公司同小販聯合會合作,確保招標工作是透明和經過諮詢的,他們徵詢了小販的意見,以確保新的承包商能符合他們的需要,價格也是他們可以接受的。
100元強制性保險
職總富食客說,在簽署合約時,他們已同攤主解釋所有條款,包括環境局所規定的公眾責任保險條例。攤販也可以自尋保險公司,這和環境局管理的其他小販中心是同樣的做法。
小販被迫長時間開檔
職總富食客反駁說,對於所有在2017年7月1日之前就在舊機場路熟食中心營業的小販,公司沒有限定他們的營業時間或休息日。他們有決定營業時間和關檔時長的自由,只需把決定告訴管理代理。
但公司表示:「為推廣一個有活力的熟食中心,滿足食客一天三餐的需求,新的攤販需要營業至少八小時,一個星期能享有一天休息日。如果他們因合理的個人理由需請假或請病假,他們只需要通知管理代理。」
目前只有兩家攤位在新規定下營業,公司也沒有收到攤主的任何反饋,指他們無法達到所指定的營業時間。
小販被迫簽署他們無法理解的合約
職總富食客表示,簽約前公司會與攤販講解相關合約和清單,而清單也有英語和華語版。攤販也需在了解相關內容後簽名。
許連碹:要求業者組成反饋小組
另外,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今天也在節目《獅城有約》中談及社企經營小販中心的模式。她之後在Facebook說,已要求所有業者組成小販反饋小組,定期向小販了解他們的問題。
以社會企業方式經營小販中心推行了三年,近來引發不少爭議。這些小販中心的攤販所面對的成本和合約問題也引起關注。
許連碹早前表示,國家環境局正同小販中心業者和攤販緊密合作,解決成本、合約等問題,如果發現業者經營不當,環境局將毫不猶豫地對業者採取行動。
- CH8/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