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循財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華語演說中強調雙語的重要性,鼓勵國人從小使用華文和華語。受訪年輕家長為此表示支持,認為掌握好華文有助於孩子的未來和文化傳承。
在前晚的國慶群眾大會華語演說中,黃循財總理強調政府重視提升國人的雙語能力,並鼓勵國人從小使用華文華語。他也說: 「我希望年輕家長多在家裡使用華文華語,確保我們保持這個優勢。」
《8視界新聞網》記者昨早走訪榜鵝一帶訪問年輕家長,他們對政府持續鼓勵國人多用華語表示贊同。
受訪的年輕家長普遍認為,雙語能力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他們認為,在全球化的環境中,掌握多種語言尤其重要,因此他們十分注重孩子的華文教育,希望他們能夠在國際社會中更具競爭力。
除此之外,他們也認為,學習華文不僅僅是語言能力的培養,更是華族文化的傳承。
不過,也有一些家長提到,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如何有效地平衡英文與華文的學習,仍是一個挑戰。一些家長擔心,過度強調雙語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學業上壓力過大。
儘管如此,家長們一致認為,政府在推動雙語教育方面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資源和支持幫助孩子們在雙語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掌握好華語保有競爭力
27歲全職母親江女士,育有一個22個月大的兒子。她表示,雖然孩子年紀還小,但她已經開始讓兒子通過觀看YouTube視頻學習一些基本的華文詞彙。
「我們看視頻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內容。我覺得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孩子接觸華文,還可以了解到其他國家的文化,這對孩子的認知發展非常有幫助。」
42歲楊先生則育有一個兩歲兒子和一個四歲女兒,他本身從小受英文教育,因此說起華語來十分吃力。
他感嘆,若當初能掌握好華語,踏入社會後,要在職場上以華語交際應酬,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因此他希望兩個孩子不要步他的「後塵」,儘可能從小培養愛華文。
他分享道:「因為我華文不好,所以在教他們華文方面,面對挑戰,只能靠我的太太幫忙,因為她華文比較好,所以晚上會講華文故事書給他們(聽)。」
他認為學好華文非常重要,原因不只是為了輔助事業發展。他說:「語言是建立友誼的基礎,若能說好華語就更容易交到朋友和建立關係,交朋友在人生路上很重要。」
30歲張先生也認同楊先生的觀點,他認為從小學習華文對於孩子的人際交往有很大的幫助。他也說,自己的華文不好,所以學校有華文課大大減輕他教孩子華語和華文的負擔。
張先生和太太育有一個三歲大孩子。張先生提到,雖然他們的工作都很忙碌,但他們依然非常重視孩子的華文學習。「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從小掌握好華文,不僅是因為這是一種溝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
37歲的胡女士則說小孩能否掌握好華文,與環境和父母息息相關。
育有一個18個月大女兒的她認為,早期的語言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在孩子小的時候,學習語言的能力特彆強,所以我會儘量多用華文和她交流,希望她能夠從小打下一個好的語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