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見到它們算你幸運! 請不要嚇跑這些「稀有動物」

2024年05月23日   •   2736次閱讀

不用去動物園,就能在公園或街上「野生捕獲」動物,對許多在城市裡長大的新加坡人來說,既刺激又新鮮。

兩個星期前,直落布蘭雅組屋區的一個樹洞裡出現兩隻貓頭鷹雛鳥,就吸引了上百人圍觀,搞得附近居民不勝其擾,甚至驚動警方到場維持秩序。

國家公園局隨後在樹周圍拉起封鎖線,並張貼告示提醒公眾觀鳥時保持一定距離。

直落布蘭雅一夜之間成了「觀鳥勝地」。(聯合早報)

新加坡最「紅」的貓頭鷹,非你們莫屬。(聯合早報)

原來這兩隻貓頭鷹是新加坡常見的巽他領角鴞(Sunda Scops Owl),只不過它們平時都在樹林裡棲息,鮮少出現在住宅區等開放場所。

常見的品種都能引起那麼多關注,更別說是稀有的瀕危動物了。

過去幾個月,這些動物的照片和視頻都曾在社媒上瘋傳,蟻粉們認得出幾個呢?

萊佛士葉猴

在哪裡出現: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

去年10月,安裝在武吉知馬生態連道(Eco-Link@BKE)的相機捕捉到一個「稀客」的身影:

設計對白:「啊,被發現了。」(國家公園局)

國家公園局指出,這隻萊佛士葉猴(Raffles』 Banded Langur)最後一次出現在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是在1987年。

萊佛士葉猴在1980年代一度僅剩10隻,如今雖已增至70隻,但仍屬「極度瀕危」品種。

它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南部森林的特有物種,主要以葉子和其他植物部位為食。

除了胸前的白色條紋,成年葉猴全身的毛髮都呈黑色。相反的,葉猴寶寶的毛髮是灰白色,肩背上有一縱一橫的黑紋。

一黑一白。(Andie Ang)

不幸的是,萊佛士葉猴在橫跨森林和馬路時,特別容易遇上交通事故。

從2017年至2023年,就有四隻葉猴被車撞死。

為了讓它們能夠安全穿行,公園局在舊湯申路上段增設繩索橋,並在湯申自然公園種植更多植物,把周圍的樹冠連通起來。

有了這道繩索橋,就不怕過馬路被車撞了。(Sabrina Jabbar)

據新加坡和英國的研究人員預測,未來15年,萊佛士葉猴將倍增至150隻以上;到了2071年,預計可增至超過240隻。

雖然增長緩慢,但也算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馬來穿山甲

在哪裡出現: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烏敏島、德光島

去年7月,一名空軍人員在楊厝港公園撿到一隻馬來穿山甲(Sunda Pangolin),不但偷偷帶回家飼養,還在Telegram群組尋找買家,想趁機撈一筆。

沒想到,這段故事竟然出現了類似經典香港電影《無間道》的情節,最後成交的買家竟是國家公園局的臥底。

真是峰迴路轉,大快人心啊!

面對非法走私,穿山甲只能攤開雙手表示無奈。(國家公園局)

馬來穿山甲是新加坡非法走私野生動物的最大受害者,占走私總量的兩成。

穿山甲的鱗片在亞洲被視為珍貴藥材,但根據醫學研究,鱗片的成分只有角蛋白,與人類的頭髮和指甲無異。

被起獲的穿山甲通常會送往新加坡動物園,如果健康情況太糟,就只能人道毀滅。

萬態保育集團指出,每年約有20隻穿山甲因各種原因,被送到動物園的獸醫中心救治,一般輕傷很快就能放歸野外。

同萊佛士葉猴一樣,當穿山甲成年離群,或是到了交配季節,只能冒險越過馬路,但由於行動緩慢,死於車禍的機率頗高。

設計對白:「不要再覬覦我的鱗片了!」(國家公園局)

穿山甲生性溫馴,主要的食物是螞蟻和白蟻,據說一年可以吃掉7000萬隻昆蟲!

公園局在自然保護區保留倒下的樹木和枝幹,正是為了引白蟻「自投羅網」。

穿山甲披著一身「黃金甲」,基本上沒什麼天敵。或許,它們在新加坡最大的天敵就是人類吧?

黃冠鵯

在哪裡出現: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武吉巴督自然公園、烏敏島

大家都知道鳥兒愛唱歌,若要選出「歌王」,肯定非黃冠鵯(Straw-headed bulbul)莫屬。

但也因為歌聲太美,使它們成為人類非法捕獵的頭號目標,在東南亞的黑市販售。

「超級鳥聲音」冠軍。(聯合早報)

在黃冠鵯的「大本營」——泰國、馬來半島、爪哇和婆羅洲森林,已經很難找到它們的蹤跡。

全球僅存的1700多隻黃冠鵯,就有三分之一在新加坡落戶。

多虧新加坡杜絕非法捕獵,加上近年重植樹林,黃冠鵯才得以安居,並開始出現緩慢復育的跡象。

新加坡有13種鵯,黃冠鵯是當中體型最大的,但它黃褐色的外表相當平凡,在樹林中不容易被發現。

(明明那麼低調,為什麼又要天天鳴唱引起注意呢?)

原來黃冠鵯也有各自的「地盤」,大展歌喉是為了劃清界限,警惕其他同類。

蟻粉下次到武吉知馬或武吉巴督晨運,不妨豎起耳朵,或許就會聽見它們美妙的歌聲!

新加坡溪蟹

在哪裡出現: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武吉巴督、武吉甘柏

說到新加坡獨有的螃蟹,相信多數人會想到辣椒螃蟹或黑椒螃蟹。

但紅螞蟻要介紹的是一種不能吃的珍貴螃蟹——新加坡溪蟹(Singapore Freshwater Crab)

究竟有多珍貴?

它是全球百大最受威脅的極危物種之一,目前數量不到1000隻。

全球的新加坡溪蟹,都在新加坡。(Cai Yixiong)

新加坡溪蟹習慣在原始的山林溪流間「安家」,但這類地形在新加坡本來就稀少,只有武吉知馬一帶較為適合。

溪蟹主要在夜間活動,以植物碎屑和溪流軟泥中的蠕蟲為食。

不過,溪蟹媽媽在孵卵期間是不吃不喝的,一旦懷孕就會離開溪流,到地面上找個石縫躲起來兩個月。

等到幼蟹全部孵化,溪蟹媽媽才回到水中,把它們釋放出來。

剛孵化的幼蟹身長僅3毫米,成年後也只有20到30毫米,在充滿變數的野外環境中更顯脆弱。

國家公園局於2018年首次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中成功繁殖新加坡溪蟹,並將它們放歸野外。

不過,由於它們的體積非常小,生態和習性鮮為人知,對野外考察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別看照片里的溪蟹好像很大隻,現實中的它其實非常小隻。(Daniel Ng)

紅螞蟻覺得,新加坡溪蟹也很適合當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柔佛的「友誼大使」。

為什麼?答案就在它的學名里:

Johora Singaporensis。

在面積僅734平方公里的小島國,要實現城市人與野生動物的和平共處,永遠是一項嚴峻挑戰。

但只要採取適當的保護和管理措施,就能把一個物種從瀕臨滅絕的邊緣拯救回來。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