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擁有70%華人的新加坡
其實歸屬感是非常強的
隨處上演著「他鄉遇故知」的親切畫面
再加上籠罩在街頭巷尾的「中國話」
更是消散了在異鄉的孤獨感~

雖說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
但華語作為官方語言之一
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
這得力於國家的積極倡導
你知道嗎?
今年是新加坡「講華語運動」40周年啦!
整整40年,新加坡政府都在
一如既往地鼓勵大家講華語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講華語運動」40周年慶典上致辭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慶典上致辭
也積極呼籲並鼓勵民眾使用華文華語
並從文化認同的角度指出
學習華語可以幫助
「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根和文化」。

為何這麼說呢?
其主要有兩點值得一說
新加坡建國曆程與中華文化分不開
對於這個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高玉林表示
從歷史的角度看
新加坡的建國曆程與
對華語和中華文化的認同分不開
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
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
文明的重要載體

對於每個人來說
自己的語言蘊含著個人的
生活經驗和人生經歷
也記錄著民族歷史、社會記憶
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基因

對於整個社會和國家而言
掌握自己的語言是了解優秀傳統文化
更是保持文化自信的前提

「文化和文明的認同對社會和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找到精神的根基和皈依。沒有對群體的認同感、沒有對民族的歸屬感,這樣的人不僅不能在社會上立足,還有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說。
趕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列車
李顯龍在「講華語運動」40周年慶典的
演講中表示
世界各地的人正在積極學習漢語
「他們都知道,如果要在中國工作、
與中國人打交道、
把握住中國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就必須學好華語。」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講華語運動」40周年慶典上致辭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正如總理所言
如今,會說華語也成為新加坡人
與中國打交道的「加分項」
在工作方面會有更多的機會
取得更大的進步空間
所以,華語對於新加坡來說
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語言
對我們華人更是一種福利
大家一定要積極參與其中
帶動大家多講華語~
找回家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