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鐘聲堅是中國大陸房地產界的另類,與強調高速擴張的主流開發商不同,他更重視公司經營的穩健以及項目本身的高品質。他20年堅持做全裝修成品房,完全從消費者和城市經營者的角度開發項目,深受業界好評,被譽為「善待土地的企業家」。

仁恆置地創始人鐘聲堅
圖源:fang.com
一、第一桶金
鐘聲堅,原籍廣東陸豐,早年,鐘聲堅前往新加坡創業謀生。和許多海外潮汕商人一樣,鐘聲堅「仁恆」事業的起點也是貿易。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鐘聲堅以「仁信治業、持之以恆」作為自己的經商信條,兢兢業業的在商品普遍短缺的時代,以引入國外先進位造產品滿足國內之需為他的「仁恆」事業打下了第一根樁。

鐘聲堅
圖源:sina
他於1988年移居新加坡,在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回到中國大陸發展,不斷為中國房地產市場貢獻高端精品項目。1992年,鐘聲堅首入上海,面對經濟剛剛起飛的魔都,他希望仁恆能在這一輪發展中貢獻一份力量。調查發現上海許多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積不到3㎡,而且當時中國的單位福利房仍是主流,商品房才剛剛推出,這片「藍海」的空間不言而喻,顯然會比做貿易更持久。根據過往的經驗,鐘聲堅確定發展方向主打高端路線。

上海仁恆濱江園
圖源:仁恆置地
二、穩紮穩打
1993年,鐘聲堅正式啟動中國大陸的房地產開發。此前,定居新加坡的他,耳濡目染的感受到了新加坡的「花園城市」理念,對社區運營以及物業管理等均有切身體會,他希望中國人也能住上像新加坡那樣的好房子。為此,仁恆置地將新加坡「國際化社區」理念首先推行於上海浦東的仁恆廣場。

仁恆河濱城夜景
圖源:仁恆置地
彼時上海仁恆廣場項目周邊是除了碼頭倉庫,就是簡易的住宅,而該項目的橫空出世,一躍成為區域的標杆,還成為中國最早開發做精裝房的項目之一。後期開發的上海仁恆濱江園,享有「小聯合國」的美譽,成為眾多國際人士的安居選擇,也是上海世博會唯一指定接待公寓。

南京仁恆江灣城
圖源:仁恆置地
眾所周知,要打開市場,理應進入更多城市。不過,仁恆置地並沒有採取高周轉的擴張模式,而是穩紮穩打的開發國際化住區。
據鳳凰網房產統計,仁恆置地在大陸的第一個10年,僅布局上海、南京、成都三座城市,進入城市雖少,卻靠產品取得了令同行矚目的成就:1996年,上海仁恆廣場獲得「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2001年,上海仁恆濱江園入選中國首批國家3A級住宅……儘管這些項目距今有數十年之久,但如今再看依然不落伍,而這正是鐘聲堅所承諾的「一個10年前設計的產品,在10年之後再看也不會過時」 。
三、又好又快
鐘聲堅對於區域擴張自有想法,在他心中,中國的城市化一定是以區域性中心城市為主,有產業基礎和人口基礎的城市化才是健康可持續的。因此,他重點選擇了西部的成都、環渤海的天津、珠三角的珠海、深圳、長三角的蘇州與海南三亞。擴張同時,鐘聲堅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仁恆產品的多元化。
仁恆不僅要能造住宅,還要自持商場、酒店、寫字樓。在鐘聲堅的心中,一個沒有穩定租金收益的地產企業是有缺陷的。因此在這一輪擴張中,仁恆增加了城市核心地段的商業開發儲備。

2006年,仁恆置地集團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圖源:yanlordland
「仁恆夠好,但還能更快一點嗎?」機構投資者喜歡這樣問鐘聲堅。但鐘聲堅一直強調:又好又快當然最好,但不管怎麼說品質始終是第一位的。的確,雖然理論上開發品質與股票的市場價值是統一的,但實際上,打磨產品品質、不斷推陳出新、提升用戶體驗肯定需要時間,這些並不能同步為財報業績,要使兩者高度統一是每一個負責任的開發企業都要面臨的管理難題。在這個問題上,鐘聲堅的策略非常堅定——在品質好的基礎上,再追求規模和速度。

成都仁恆置地廣場
圖源:仁恆置地
四、滿譽歸來
正是這種對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堅持,仁恆發展到哪兒都是品質的標杆。珠海仁恆星園是珠海首個獲得住建部3A認證的成品住宅,仁恆的首個綜合體項目——成都仁恆置地廣場更是一步站上了西部地標的位置,項目中的寫字樓是西部「跨國公司總部基地」,服務式公寓是「最佳商旅酒店」,而購物商場則是「西部時尚風向標」。可以說,仁恆置地廣場最集中地體現了成都作為西部中心的經濟地位與國際化服務貿易的水平。

2010年,鐘聲堅榮獲「新加坡商業人士傑出獎」
圖源:sohu
鐘聲堅選擇的項目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仁恆的開發理念是「善待土地,用心造好房」,所以,鐘聲堅的設計理念首先就是如何盡最大限度的利用這片土地建造最合適的項目。鐘聲堅試圖通過這個項目,不僅展示仁恆人性化的設計和精湛的施工技術,更利用商業氛圍將仁恆強大的商業運作方面的經驗充分地展現出來。

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
圖源:仁恆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