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
每年二月,新加坡政府向國會提交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供辯論和批准(編按:新加坡政府的財政年度是每年的4月1日至下一年的3月31日)。如有必要,新政府財政預算案將提出額外援助措施,政府也會確保國家有足夠財政資源,援助企業和弱勢群體,以及促進本地經濟。
【人力部】
要求僱主了解政府發布的警示和措施,儘快落實有關措施,人力部會與商會與商團、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和各工會合作,為僱主提供支援。
【全國職工總會】
將與政府和僱主合作,推行各項應對措施,確保所有員工利益獲得照顧,同時,制定應對肺炎疫情的勞資政指導原則。
疫情對新加坡的潛在影響 疫情對新加坡的潛在影響至少有三方面。
一、對公共衛生與健康的影響。這點不必多說。根據各方的公開信息,估計傳染指數目前介於2.6與2.9之間。這個指數意味著,每名病人平均感染2.6至2.9個人。當前,人類對疫情傳播情況和程度尚未完全掌握,對病毒的防治方法和有效措施尚未完全掌握,對疫情的持續時間更無法掌握,只能說,一邊得人定勝天,一邊還是得老天保佑。
二、經濟。2003年沙斯期間,僅僅4月至6月三個月時間,新加坡經濟增長就同比萎縮了4.2%。今日世界格局與2003年有了很大差異,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度更高,採取隔離措施肯定對經濟活動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如果世衛組織世衛應宣布全球緊急狀態,尤其如果宣布中國大陸為疫區,那麼,對世界經濟產生的影響恐怕史無前例。
尤其考慮到兩點——中新兩國的高度經貿合作、新加坡的高度外向型經濟,一場突如其來的嚴重國際疫情對新加坡的殺傷力只會比中美貿易戰甚至朝鮮核危機還大。

三、本地政治。新加坡來屆大選必須在2021年4月之前舉行。雖說一般認為儘管面對越來越強勁的競爭,人民行動黨蟬聯執政沒有問題,但是,執政原本就面對著不樂觀的經濟局勢,現在加上更為難以預料的疫情,執政黨能否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能否說服選民再次把選票投給自己?這個恐怕不易答。如果防疫不力,說不定還得像周市長一樣「自願革職」或被選民革職。
另一方面,從本次應對疫情的政府跨部門小組的組成,我們可以看出一些跡象——除了小組聯合組長之一的顏金勇(衛生部長)是第三代部長,其他10人皆為第三代部長,包括行動黨內定的第四代首腦正副人選的王瑞傑(副總理兼財政部長)以及陳振聲(貿易工業部長),還有其他幾個第四代部長如王乙康、黃志明、李智陞、楊莉明等。
很明顯,此次應對由第四代部長一力承擔,也一體承擔。
可以說,此役為行動黨第四代核心團隊的上崗考核。
現在我們能做些什麼?
目前能做的,在我們個人來說,恐怕還是那幾個最基本最原始的事:從受影響地區過來的人們注意自我隔離,避免去一些公共場所,做好個人的防護,如果出現發熱、胸悶等疑似症狀要及時就診, 勤洗手…… 還有…… 在人多的公眾場所還是把口罩戴上吧。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說:「手術口罩很容易使用,它分為內外兩層。內層可以吸收呼吸道釋放的大多液體,口罩因此可以阻擋人們咳嗽、打噴嚏和講話時釋放的液體。」
專家的話,還是要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