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又將來到,眾所周知,新加坡的華人占據了總人口的70%。因此,在農曆新年期間,許多傳統習俗在這裡得以保留,為新加坡的農曆新年增添了獨特的風味,但同時也有很多禁忌。
然而,您是否了解在新加坡農曆新年期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呢?為個好兆頭,一起來看看吧!
1 農曆新年時避免穿著黑色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黑色通常被視為兇險的象徵。在農曆新年這個充滿喜慶和祥和氛圍的時刻,人們忌諱穿戴黑色,而更傾向於選擇正紅色的服飾。不僅如此,新年的裝飾也多以紅色為主,寓意紅紅火火、幸福安康,希望整年都充滿好運。
2 大年初一忌食粥
在新加坡,大年初一的傳統習俗中,人們通常避免食用粥或稀飯。這源於古時的觀念,那時只有貧困的家庭才會依賴粥來填飽肚子。因此,新加坡社會普遍認為,避免在大年初一食用粥有助於預示未來一年生活豐裕、無憂無慮。

3 大年初一忌掃地

在新加坡,尤其是在春節期間,特別是大年初一至初三,華人傳統上是避免掃地的。這是因為人們不希望將家中的好運、好福氣、和好財氣掃地帶走。不過,在春節來臨之前,人們會在家裡內外進行徹底的清掃,以象徵著告別舊年,迎接新年的到來。
4 切忌不要逢人就說「恭喜發財」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恭喜發財」是一句象徵著好運的賀詞,在新加坡過年時最好不要使用「恭喜發財」這個祝福語。一種較為普遍的觀念是,新加坡人將「財」視為「橫財」,即那些不是通過努力賺取而是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財富。在他們看來,「恭喜發財」並非真正的祝福,反而更像是一種諷刺,因此最好避免使用這個表達方式。
5 領取長輩發的紅包

領取紅包是農曆新年中的一個重要傳統。在新加坡,未婚的個體都有資格領取紅包。長輩贈送紅包是一種表達祝福的方式,而領取紅包的晚輩也通常會在領取時表達一些吉祥之言,比如祝願長輩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6 交換橘子

在新加坡,橘子象徵著「大吉大利」和美好的寓意。因此,在拜訪親朋好友並祝賀新年時,帶上橘子是一種傳統。最好選擇雙數的橘子,因為這代表著好運和繁榮。當離開聚會時,主人家通常會以相同數量的橘子回贈,這種互相饋贈的傳統象徵著良好的互動,寓意著「好事成雙」。
7 立春去銀行存錢

在新加坡,立春通常是農曆新年後的第三或第四天,標誌著春季的來臨。當地人相信立春是一個吉祥的日子,因此在這一天選擇去銀行存錢被視為迎接好運的一種方式。
8 和親朋好友一起撈魚生

撈魚生是新加坡華人在過年時不可或缺的傳統項目,沒有撈魚生就仿佛沒有真正過年一般。一般來說,家人會齊聚一堂,使用筷子將魚生和各種配菜高高夾起,傳統認為夾得越高,就代表著來年能夠賺得更多。這個活動不僅僅是一道美味的菜肴。
總的來說,春節是一個充滿歡樂和慶祝的時刻,尊重並參與當地的傳統習俗,可以讓你更好地融入社區,與當地居民共度這個特殊的節日。更是一種象徵富貴和好運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