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熱天氣示意圖。(圖:iStock)
儘管我國今年出現熱浪的幾率不高,但由多個部門組成的高溫天氣應對工作組(Mercury Task Force)已經做好準備,在預測可能出現熱浪的一天前發出預警,讓社區加強應對措施。
由37個部門組成的高溫天氣應對工作組召開記者會,向媒體說明細節。
小組指出,如果持續三天或以上每天的氣溫達到至少攝氏35度、每天的平均氣溫達到攝氏29度,就能定義為熱浪。而熱浪一般在3到5月份之間出現。
不過,根據氣象觀察,我國今年出現熱浪的幾率不高,但3月到5月期間的溫度仍會偏高,平均氣溫有六成的幾率將超過攝氏28.4度,5月份也可能成為今年最熱的月份。
有鑒於此,工作小組已經做好應對準備,一旦氣象局預測本地可能出現熱浪,當局會在一天之前發布聯合文告,讓社區、學校、學前教育中心、醫療機構和工作場所加強措施,包括:開放民眾俱樂部或居民委員會等設施的冷氣室讓公眾避暑、在上午11點到下午4點之間減少或暫停戶外活動。
僱主在執行戶外工作時,也必須根據人力部的防暑措施,保障工人的利益,療養院和醫療機構也需要密切關注住戶和高風險病人,避免出現中暑或相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