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仰豐近照
好一陣子沒有看見陳仰豐了,最近在音樂家協會的宴會上遇見,發現他以輪椅代步,不過精神仍然抖擻。也許因為他聲樂底子深厚的緣故,說起話來中氣十足,仍然散發著聲樂家的特殊魅力。
認識陳仰豐應該是在90年代,經常看他在台上演唱,那把渾厚而充滿魅力的男中低音,總叫人羨慕不已。千禧年之後我們的接觸逐漸多了起來,他也經常演唱我創作的一些歌曲,比如《少年游》《月夜泛舟》《無名的星》等。
一首歌促成的聲樂魅力
他於1997年前往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進修,師從著名聲樂家趙登營教授。2004年他從北京打來電話,問我有沒有新歌可以給他唱?當時我剛寫了一首新歌,那是以徐志摩的詩譜曲的《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後縮成《我不知道風》)。限於當時的通訊方式,我是用傳真把歌譜傳給他。
幾天後接到他的電話:「你這首歌太好聽了,我一唱,音樂學院的學生都問我這是什麼歌?可不可以給他們歌譜?」得到這樣的反饋,我有些出乎意料:「好啊,誰想唱都可以拿去唱。」想不到這樣一首歌卻促成我在北京國家圖書館音樂廳的一場盛大音樂會。
2005年,在仰豐的安排下,我的聲樂作品發表會在北京正式發布。主辦者是中國歌劇舞劇院合唱團,指揮張崢,演唱者除了合唱團以外,還有著名的歌唱家陳小蝶等。音樂會全場滿座,來的都是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解放軍音樂學院的師生。音樂會後還有許多學生圍著我,向我討歌譜。那應該是新加坡人第一次在北京舉行的個人聲樂作品發表會。
1995年,仰豐和好友許其明、韓哲元、陳錦龍等組織了一個男聲小組,由呂政成負責指揮、指導。開始以「歌之旅」名義出場。小組後來改名為「東藝男聲小組」,團員都是當年略有名氣的會員。小組由許其明擔任團長,仰豐擔任團務,參與多場音樂會演出,也曾往馬來西亞為當地華校籌款。2003年呂政成忽然中風,小組才停止活動。呂老師於2009年逝世。
2006年,仰豐和許其明再次重組「東藝男聲小組」,邀我擔任指揮。為了報答他對我的厚愛,我義不容辭,欣然接受。這個合唱團重新定名為「東藝男聲合唱團」,許其明繼續任團長,仰豐負責聲樂方面的訓練。

▲東藝男聲合唱團
東藝合唱團最初隸屬於新加坡潮洲八邑會館,後遷入茶陽(大埔)會館,再遷入黃埔聯絡所。這期間我為這個合唱團編曲、作曲並指揮合唱團在多個音樂會上表演。不久後歌唱家何彩霞受邀成為聲樂指導、許其明為團長、仰豐負起聯繫歌唱家及邀請國內國外歌唱家及合唱團來客卿演唱的任務。我們四人配合無間,十多年來主辦了二三十場演出,展示出男聲合唱團特有的音色和魅力。
兄弟間傳遞的聲樂魅力
陳仰豐出生於1948年9月30日,一共有8個兄弟(他排行第7),其中7個兄弟均有歌唱天賦及造詣。耳濡目染之下,10歲的他也沉迷其中,常模仿哥哥們唱歌。
1958年,三哥陳仰厚榮獲凡士林杯比賽第一名,他以獲得的獎金買了一套音響和唱片。當時中國藝聲唱片公司出了很多歌曲唱片,哥哥們買來聽,仰豐就有機會聽到著名歌唱家溫可錚、蔡紹序、李雙江、斯義桂的歌,還有一些西洋歌唱家、蘇聯紅軍合唱團、西洋歌劇的唱片。仰豐常聽這些唱片,不知不覺中感受到聲樂的魅力,加上他有天賦,自然而然一開口就能發出好聲音。
十四、五歲的時候,學姐朱月英帶仰豐上麗的呼聲《一演新苗》節目,演唱《老黑奴》和《故鄉的親人》。聲樂家黃佩今老師非常讚賞,問他有沒有學過聲樂?願意免費教他。結果他跟黃老師學習三年,後來又跟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朱惠琳學習一年。
中三時,仰豐參加了由梁榮平,李煜傳領導的星市音樂會,他是年齡最小的團員。在梁榮平老師嚴格的指導下,曾經演過《海的故事》《賣新娘》《鑄鐘》等歌劇,仰豐擔任父親、皇帝等角色。獲得麗的呼聲新馬歌唱大比賽第一名的男低音陳維德,經常駕著一輛50CC的摩托車來載他一起去唱歌。

▲陳仰豐與名聲樂家蔣英教授
1968年,國家劇場藝術團成立半職業性合唱團,仰豐應召為團員,每月40元的車馬費津貼,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少的費用。當時他正在南洋大學上課,學費45元。為了補貼南大的住宿費跟生活費,他接了三組補習並在圖書館兼職,每月可賺200多元。
他在南洋大學畢業後進入報館當記者,半年後辭職進入警界,當了兩年警長。1975年,他進入商界,在船務公司工作,因經常跟客戶談生意、應酬、喝酒,使他的聲帶受影響。加上他的哥哥仰安不幸逝世,令他非常痛心,對歌唱失去了熱情。
進修讓他重獲聲樂魅力
1995年,仰豐因小兒子的誕生而戒酒,又和許其明、韓哲元、陳錦龍等一群歌唱愛好者,請呂政成擔任指揮、呂毓敏擔任鋼琴伴奏,成立了一個合唱團。仰豐同時也向呂政成學習聲樂,呂老師不肯收他的學費,還替他調整聲音,使他的聲帶慢慢恢復正常。
1996年呂政成又介紹了一位老師給他,那是從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本科畢業的女中音歌唱家楊潔。在楊潔老師的指導下,他才慢慢體會到真正的美聲唱法和其魅力。楊潔老師每次上課只收他50元,但是每次一上課就是兩個多鐘頭不停。後來楊潔老師又介紹他認識了聲樂教育家趙登營教授。
1997年,仰豐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作短期進修課程,師從博士生導師趙登營。

▲從左到右分別為
趙登營教授、楊鴻年教授與陳仰豐
1998年仰豐獲得短期進修聲樂證書,但他沒有停止學習,每年都去北京學習十多天,這樣陸陸續續差不多有10多年。在跟名教授上課時旁聽生很多,學員很年輕,都是專業的,只有他年紀最大且是業餘的,感覺非常尷尬。趙老師安慰他:「不怕,你有這麼好的聲音條件,好好學習不會比人家差。」趙老師淳淳善誘,使他在聲樂上大開眼界。學習期間他也結交了許多著名的歌唱家,例如後來成為聲樂教育家的王洪波教授,當年也是趙登營教授門下四年級的師兄。這些經歷,使他後來在新加坡主辦音樂會,邀請著名聲樂家來新加坡演唱都能得心應手。

▲從左到右分別為
王洪波教授、陳仰豐與李雙江教授
在北京期間,他也向其他著名歌唱家學習。例如跟黎信昌教授上了10幾堂課,後來又向聲樂教育家王洪波教授繼續學習。王洪波畢業後,向著名聲樂家沈湘(已故)的太太李晉瑋教授學習教學,因此在聲樂教學方面特別有心得。王洪波極力提倡民族聲樂,但以美聲唱法為本,根據不同的需求稍作調整就能演唱各種不同類型的歌曲。除歌劇以外也能唱藝術歌曲、民歌,甚至通俗歌曲,這無疑擴大了美聲唱法的範疇,展現出更為靈活的一面。他能高效率施教,隨時點出演唱者問題所在,並立刻引導學員改變演唱方法,效果立竿見影,這使仰豐獲益不淺。
頂尖藝術家帶來的聲樂魅力
上世紀80年代以後,華文在本地逐漸式微,嚴重影響到本地華文合唱團的生存空間。年輕一代的合唱團,唱的歌曲可以是英文、義大利文、德文、日文、馬來文,但就是不唱華文歌曲。許多留學國外的歌唱家歸國後,只唱外文歌曲。作為一名精通中文和外文的南大畢業生,仰豐雖然喜愛西洋歌劇,但對推廣華文歌曲也不遺餘力。
由於陳仰豐在西洋歌劇選曲及西洋藝術歌曲方面具有一定的實力,又是雙語通,許多留學外國的本地歌唱家也對他另眼相看。他也經常深入這些年輕人的圈子,邀請他們參加他所主辦的音樂會,條件是:除了唱歌劇詠嘆調及西洋藝術歌曲以外,每次必須演唱兩首華文歌曲。這樣一來,給了這些年輕的歌唱家更多上台表現的機會,也同時讓他們有機會接觸華文、學習和演唱華文歌曲,而他也會在一旁糾正他們的華語發音。這是陳仰豐推廣華文歌曲的方式。
從90年代起,仰豐在新加坡主辦過許多中國頂尖歌唱家的演唱會,包括田浩江、袁晨野、孫秀葦、于吉星,以及與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劉訓美合辦的迪麗拜爾、梁寧、黃英、汪燕燕、張建一獨唱音樂會,他們都是躋身世界舞台首屈一指的歌唱家。此外,他也為趙登營教授的許多學生在新加坡主辦音樂會,他們年輕但演唱技巧很專業,可說是歌壇未來的接班人。
除了主辦獨唱、重唱音樂會,仰豐也經常主辦外地合唱團的音樂會。例如2010年他大膽主辦了中國解放軍藝術學院的中國紅星合唱團在新加坡大會堂的演出。這破天荒之舉,著名歌唱家李雙江帶領幾十人的合唱團到新加坡演唱,轟動了整個歌壇,音樂會一票難求!這個演唱會也適逢新中兩國建交20周年,我有幸參與其盛,在音樂會中指揮東藝合唱團演唱兩首合唱曲。除了紅星合唱團以外,仰豐也曾主辦過廣西藝術學院合唱團及邕城女子合唱團到新加坡演出。

▲陳仰豐主辦了中國紅星合唱團
在新加坡大會堂的演出
1995年,全球南洋大學畢業生在新加坡召開大會,在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會長張練鑫(已故)的要求下,仰豐幫忙重組南大合唱團,後來他又與許其明教授組織了南大校友男聲小組。
仰豐在60年代曾獲得新加坡音樂教師協會主辦的歌唱比賽冠軍;新加坡音樂協會歌唱比賽亞軍;全國馬來歌曲歌唱比賽冠軍;校際歌唱比賽也多次獲獎。他能以義大利文、德文、馬來文、英文演唱,中文當然不在話下。他的演唱咬字特別清楚,這和他修讀聲韻學不無關係。而他對我國最大的貢獻是:主辦了幾十場高水平的音樂會,把國外包括中國最頂尖的歌唱家和合唱團引進新加坡,通過與客卿歌唱家的交流和學習,無形中提高了我國聲樂愛好者的鑑賞水平及演唱和演繹歌曲的能力。
「陳家兵團」的聲樂魅力
陳仰豐家族在本地藝壇上極富盛名,被稱為「陳家兵團」,新加坡電視台在1996年就曾經為陳家兵團拍攝了一輯特寫。老大仰信雖然沒有正式學唱歌,卻是很好的男低音;老二仰高1954年就考到皇家音樂學院小提琴8級演奏文憑;老三仰厚留學英國獲聲樂專業演唱和教學文憑;老四仰福帶仰厚進入歌唱圈(當時在中正讀書。他帶仰厚參加聯歡會唱了一首歌,田鳴恩老師聽後立刻收他為徒);老五仰安留學英國獲聲樂文憑(仰厚、仰安留學英國 Guild Hall School of Music,出國前都是朱惠琳老師的學生);老六仰治參加過麗的呼聲歌唱比賽,後來成了新加坡電視台新聞主播,之後從事船務生意成為成功商人;老七就是仰豐;老八仰和是新馬歌唱比賽三屆冠軍。幾兄弟中,仰安是我國第一位在國際獲獎的歌唱家,可惜當年學成歸來後抑鬱不得志而英年早逝。現在八兄弟中在世的只剩下仰豐和仰治。

▲陳家四兄弟:仰豐、仰和、仰厚、仰安
(1972年攝於國家劇場)
仰豐還有10位姐姐,5位在世。其中四姐陳濛曾是著名的影視演員,後轉向唱歌、授徒;十姐陳婉莉是留英芭蕾舞蹈家,在英國考獲鋼琴教學文憑。五姐婉淑和八姐婉婉對仰豐一家可說是恩重如山,除了教育仰豐,也幫他照顧孩子,甚至仰豐的孫子女。(仰豐有兩位媽媽,是親姐妹共侍一夫。)
三年前仰豐患上了前列腺癌,且有部分擴散到肺部,為癌症第四期。但生命力頑強的他並沒有因此放棄理想和希望。接受治療後他仍然帶病繼續主辦音樂會。不良於行的他也經常坐著輪椅上台演唱。可見音樂帶給他無限的力量和無窮魅力!

▲陳仰豐仍堅持上台演唱
(圖為2022年陳仰豐在演唱前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