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福建金門」?還是「台灣金門」?認祖歸宗不是夢

2024年06月03日   •   8208次閱讀

最近「聯合利劍—2024A」的一系列新聞,把許多人的眼光吸引到了海峽。

提到金門島時,有一些讀者愛說「台灣金門」。我總是更正,金門從來不屬於台灣,而是屬於福建。

是的,無論地理上、歷史上、文化上,一直就是福建金門。

在政治上,雖說金門島實際由台北方面管轄,但是,即便在台北方面,也從來沒有把金門和馬祖(連江縣)歸到台灣省,而是把它們歸到福建省。

(在新加坡,金門社群是福建社群的一部分,每屆的福建文化節,金門會館都會參與;福建會館理事會也有不少是祖籍金門的,例如現任會長蔡其生、副會長呂立岩,還有方耀明、許振義)

2013年,我在金門考察時,當地官員的一句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情況。

他說,「ZHM*G一共35個省,實際管轄兩個省——台灣省和福建省。我們福建省實際管轄兩個縣——金門縣和連江縣。我們連江縣實際管轄馬祖列島。」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那個時候,在金門島設有「福建省政府」,我們拜會了「省府代秘書長」,當地報紙還給予了報道。

(金門島上的「福建省政府」大樓。圖:許振義)

(2013年金門報紙的報道)

當然,當時這個「福建省政府」是虛設的,權責還不如金門縣長大。這是後話。

金門移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尤其多。在新馬的所有金門人,都稱「福建金門」,從來不存在「台灣金門」這個概念。

(不同時代的新加坡金門後裔,提到祖籍時,一定是說「福建金門」)

在文化上,例如飲食、建築風格、方言、習俗,金門傳統與福建廈漳泉地區接近。

在歷史上,金門一直是福建的一部分。金門本來稱為「浯州」,於是明朝在島上設立了衛所,守護福建東南海岸門戶,取「固若金湯,雄踞海門」之意,改名「金門」。

(1860年,清朝設立金門鎮總兵一職,正二品。圖源:許振義)

在地理上,金門廈門門對門,兩「門」最短距離不過兩三公里。

所以說,無論文化上、歷史上、地理上,包括政治上,金門都是福建的一部分。要說「金門目前歸台北當局管」,這是事實,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表述為「台灣金門」,那就不準確了。

(這幅地圖,標的就是「福建省金門縣」六個字)

(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的這個匾額,「浯邑」就是金門。落款是「福建省政府主席」。由「福建省政府」頒贈匾額,就可見金門的從屬關係是跟福建省,而不是跟台灣省)

說到新加坡的金門社群,幾個響噹噹的人物大家可能耳熟能詳,包括銀行大亨黃祖耀、百歲船王張允中、全球排名前列的知名海運貨櫃運輸企業太平船務執行主席張松聲、新加坡宗鄉總會會長蔡其生、上海市白玉蘭獎得主吳來順等等。

這些人都回過老家金門,有的還回去不止一次。

接下來,就跟各位分享作家李寧強曲折感人的《金門祭祖之旅》(節選)。

李寧強將在6月8日(星期六)2點在新加坡金門會館開講座,主題是「認祖歸宗不是夢」,歡迎掃碼報名。

一波三折再訪金門

1998年,第一次從台北松山搭機到金門,當飛機穿過兩旁樹林落在尚義機場跑道,以為很快就能完成祖父與父親遺願,找到離別六十一年的祖厝。但事與願違,我找錯了地方,古寧頭並非我家鄉,只好黯然而返。

2015年,親戚告知,其實家在金門東部的西山前李家村。後來得到高中同學陳文淑和她金門原鄉親戚協助,終於找到祖厝的確實地點。第二次訪金,經由小三通在廈門乘渡輪登上金門水頭碼頭。

那時,忐忑不安走進看管祖厝的堂侄李榮協的家,依然半夢半醒,誰能確定會不會又是一次美麗的錯誤?直至榮協搬出已被蟲蛀的田契地契,清清楚楚寫著祖父和父親名字,夢終於醒了,原來一切都是真的。

他七十八年前從中國下南洋,沒想從此兩地隔絕,再沒回頭

去看了那間坍塌老屋,在牽牛花叢中望見湛藍的天,無言良久。再到李氏家廟上香,心裡更是百般滋味。失神恍惚中走完全部認祖歸宗的過程,至於後續該如何,一點都沒確定。

回新加坡後,除了一張在家廟前的合照,連上香的畫面也沒好好留下。我告訴自己,這回因心有存疑,又激動,沒把事辦好,必須彌補,要再回來。

2019年底,訂了機票、住宿,也通知了榮協,準備繼續這未完成的任務。誰知臨行前一星期,母親病重,計劃告吹,花了錢取消機票和住宿,一切容後決定。

2020年農曆新年後,母親抵不過病魔摧殘咽下最後一口氣,跟著,新*冠席捲全球,返鄉之旅再一次無限期中止。當世界都在面對疫*情肆虐,無法顧及個人夙願。好不容易待到2022底,疫*情稍緩,世界開始通關,但廈門與金門的小三通仍未放行。

機緣巧合,某次出席金門會館宴會時有人告訴我,有一間旅行社正在籌辦包機直飛金門。我不假思索,立即報名,誰知最後還是白忙一場,包機終究沒辦成,小三通也依然不通,只好再走回第一次返金老路,由台北到金門。想來也真無奈,為了一段堅持必須完成的任務,一波三折,幸好最後一切努力沒白費,在傍晚薄暮時分,第三次踏在祖輩生長的土地上。

第一天就迷路

為了徒步就能走到家鄉西山前,我在網上找到一家位於陽翟的「出門獺踏」民宿。民宿四周是田園果林,單獨一座洋式建築聳立田中,特別喜歡住在田中一棟樓的感覺,不假思索就定了。

堂侄榮協接了機,已是晚上八點。依地址找到,這棟樓正立在一片黑暗中,只有院前幾盞照路燈,引我們去敲一個陌生的門。

祖母有一把槍,陪她從中國到南洋

隔天一早,推開民宿露台大門,才知這大樓之美。只見左側是著名的太武山,中景是連綿的民居果園,近景是樓前庭院草地。而右邊卻是一大片剛犁過的田,留下美麗軌道和迷人線條。第一眼,心裡立時溫暖,這可是農人生命的圖騰、農業社會必經之路。金門此刻正值播種之際,一切充滿生機,土地翻了再翻,空氣里瀰漫泥土氣息。

(鄉土的生命圖騰,為我掀開祭祖之路)

而今天,七月七日,就要到西山前李氏家廟辦一件大事,上香祭祖,完成祖父與父親遺願,重續斷了八十六年的家族之根。我告訴榮協,反正很近,我要徒步回鄉,他尊重我的決定,詳細告知路線,我就在35度的熱天下出發了。

我和太太,先是經過金門地標金東電影院,再轉入曾經繁華的陽翟老街。這裡曾是金東師駐紮的軍事重鎮,是阿兵哥的假日天堂,當時有電影院、撞球室、澡堂和理髮廳,也是電影《軍中樂園》的拍攝景點。

如今沒了軍人光顧,老街逐漸沒落。眼前,只見一幅淒涼景象,大部分商店都沒開,店屋後突然傳來導遊的擴音聲,又一批遊客來看這條空街。我既錯失曾經的熱鬧,實沒必要陷入即刻殺到的喧譁,還是趕快走人。

頂著大太陽,邊走邊拍,看到轉角一座建於明嘉靖年間距今四百多年的古廟會山寺,拍完了竟忘了左轉,就此偏離正道。對自己的方向感一向有信心,結果錯誤越陷越深,待到發現已太遲。

找了一家鐵廠,趨前想借問,霎時間一隻黃狗衝到跟前一陣狂吠,真的被嚇到了。幸好狗頸上拴著一條鐵鏈,有驚無險。

確定方向繼續往前走,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我和太太兩人全身濕透,最後走到安瀾國小對面公車站,再跨一步都覺沒力。怕第一天就在高溫下中暑,只好打電話給榮協駕車來救。

只剩一面牆

八年了,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當車子穿過村口牌坊,我努力回想當年情景,依稀記起一些。牌坊上有榮協題的聯對,起首是「東厝根基西厝同源」,下對「前人德范後人楷模」,中間橫聯為「美虎獅山護桂林」,把「西山前」三字都嵌在裡頭。2015年第一次到訪,心情混亂,沒留意,錯失了。

車子停在八年前停過的位置,旁邊是兩座被列為第三級縣定古蹟的閩南式宅第。18號是榮協高祖李仕撻(1839-1911)南來新加坡,在老巴剎經營金裕美號九八行致富,於光緒六年(1880年)回鄉建成。

李仕撻是創建浯江孚濟廟的第一任大總理,孚濟廟位於今日牛車水小販中心位置,後來演變為現今的金門會館。18號前面的17號是一座五開間三進式的六路大厝,由與祖父李冊咸同輩的李冊騫建於1884年。他同樣是在新加坡經營九八行成功後,回鄉建大屋光宗耀祖。

爸爸有了新女朋友,不要我們了

八年不見,兩座老宅更顯老態,隔一條小路,正是祖父與父親生活過的祖厝16號,它早被一片牽牛花叢團團圍住。榮協要我先去村裡社區活動中心吹冷氣,等11點開始祭祖儀式,但我已聽不進去,直往16號走去。

拍戲時,通過鏡頭說故事,但輪到說自己的故事時,卻找不到任何章法。眼前景象讓我停步不前,八年前還看到的半截屋頂,不見了;那面苦苦堅持的側牆,也已失去蹤影,如今的16號只剩一面靠路邊的磚牆,上面鋪蓋著滿滿的牽牛花爬藤。

1/2
下一頁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