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天(7月14日),西班牙和英格蘭將角逐2024年歐洲足球錦標賽冠軍。世界各地的足球迷都可以通過大大小小的熒幕收看直播,為自己心儀的球隊加油打氣。
半個世紀前,同樣有兩支歐洲足球勁旅展開龍爭虎鬥:1974年7月7日,西德和荷蘭爭奪世界盃。
那時的足球賽可沒有高清直播,新加坡的球迷還是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彩色畫面。
沒錯,當年的世界盃決賽,便是新加坡史上的第一個彩色電視直播。
全島百萬人收看
綜合1974年新加坡中英文報章的報道,在慕尼黑舉行的世界盃決賽於7月7日(星期日),新加坡時間晚上10點20分,通過第五波道(五頻道的前身)直播,吸引了大約100萬人觀看。
100萬名觀眾乍聽之下好像不多,但根據新加坡統計局數字,新加坡當年的人口只有大約223萬人,也就是說,整個新加坡有大約一半的人口收看了這場通過衛星直播的球賽。
《聯合早報》前記者齊裕鎏在一篇刊登於2002年的專欄里回憶道:
「當晚營業的商店與夜間場所雖不致於門可羅雀,但卻比平時冷清許多。」
彩色電視機在當年雖然還是奢侈品,但據報道,比賽前的三天,新加坡市面上售出了大約2000台彩色電視機。

1974年刊登於《南洋商報》的彩色電視機廣告。(NewspaperSG截圖)
售賣彩色電視機的商家當時具體賺了多少可能已經無法查證,但7月7日當天,彩色電視代理商謙私人有限公司還是在以下地點裝置大熒幕彩色電視機,讓公眾觀賞世界盃決賽:
美芝路黃金戲院;
報林俱樂部會所、星洲日報、南洋商報、海峽時報;
南洋大學學生樓、舊餐廳、圖書館。
當時人在南大的馬來西亞文化人陳再藩在2006年刊登於《聯合早報》的專欄中,描述了當年在南大校園觀看球賽的經歷:
「一大群同學擠在學生樓或圖書館頂層的美侖餐廳,雖然只對著小電視,進球的歡呼聲卻足以震撼雲南園山谷。
那年之後,我的結論是,看球若無法身在現場,就必選個人多的地方,『身陷重圍』才能享受球賽的情緒起伏。」
此外,香格里拉大酒店也在其島嶼廳(Island Ballroom)設置三十部彩色電視機,直播賽事。
當時和體育播報員馮浩明(Fong Hoe Beng)搭檔評述球賽的建國一代廣播員布賴恩(Brian Richmond)2007年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回憶道,烏節路菲士吧特(Fitzpatrick’s,位於今日的百利宮(Paragon))百貨大樓外面也裝置了彩色電視機,讓公眾收看。

足球迷在菲士吧特超級市場外的停車場聚集,等待收看彩色直播的1974年世界盃決賽。球賽在晚上10點20分才開始轉播,但許多想要找個好位置的球迷,早在傍晚7點就已經到場。(海峽時報檔案照)
布賴恩這樣形容當時的情況:
「現場氣氛很熱烈,球賽開始前,我們向觀眾解釋衛星直播過程,包括位於聖淘沙的中繼站等。隨後,球賽轉播以鮮艷的彩色出現在熒幕上,令人興奮無比。」
轉播權價格今非昔比
直播這場備受矚目的賽事,沒有贊助商相信難以成事。
在新加坡直播1974年世界盃決賽的兩個贊助商分別是浪琴表(Longines)與日本電器品牌愛佳(Akai),它們一共贊助了四萬新元(約等於今天的11萬元)。

現代的足球世界盃,聚集的不再只是全球各地的頂尖球員,還有競相成為贊助商的全球企業。(路透社)
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這個數字聽起來出奇地小,因為國際足聯乃至全球足壇當年都還沒有發現足球的商業潛力。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1974年世界盃為國際足聯帶來1200萬美元的電視轉播權收入。
相比之下,國際足聯財報顯示,國際足聯2022年的電視轉播權收入達到28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當年舉辦的卡達世界盃。
單是在新加坡,獲得卡達世界盃轉播權的新電信、星和與新傳媒向國際足聯支付的費用,也超過了2500萬新元。
回到現在,全球數以億計的球迷也將收看西班牙對壘英格蘭的歐錦賽決賽,蟻粉也會是其中一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