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更新了2024年的新車註冊數據,數據做得很全,按品牌、動力類型(燃油車、電車、混合動力)和車型(轎車、SUV、兩廂車等)分別做了詳細統計。
我仔細看了一番,發現有幾個點非常值得關注。從新加坡這樣一個城市國家的汽車註冊數據,可以窺探出整個汽車行業的變化,甚至可以看出一個時代的變革。
第一,2024年哪個品牌賣得最多?
如果我們不看數據,僅憑肉眼觀察,相信也很容易得出結論。在新加坡,日本車的出鏡率是很高的,像豐田、本田、尼桑、馬自達等品牌汽車的保有量很高,基於這個原因,不少人會認為新加坡人會更傾向於日本車,事實是這樣嗎?如果回到兩年前,這個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2024年,答案可能會讓你感到意外。

根據新加坡陸交局數據,2024年共有43022輛新車註冊,然而不可思議的是,比亞迪共註冊了6191輛電動車,超過了2023年的三倍,拿下了新加坡2024汽車銷量的第一名,這是比亞迪的第一次,也是中國汽車品牌在新加坡的第一次。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豐田和寶馬。你要知道,過去幾年銷冠都是被日本豐田所占據。
與比亞迪拿到新加坡銷冠一併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比亞迪的銷量幾乎全部來自於電動汽車。在新加坡,電動汽車貌似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初來乍到就能打敗豐田、寶馬和奔馳等傳統知名燃油車品牌,確實厲害。當然不可否認,比亞迪的電動車性價比的確很高,但比亞迪真正打敗老牌車企的,是它趕上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那就是新能源時代,比亞迪在新加坡的成功,其實不過是它順勢而為而已。
第二,新加坡人喜歡油車,還是電車?
根據陸交局的數據,算上所有品牌的電車銷量,2024年共註冊了11971輛電車,占到總註冊數量的27.8%,接近三成,其餘是燃油車和混合動力車型。單從數量上來看,純電車還是屬於小眾市場,傳統燃油車的市場還是壓倒性的。但是,純電車過去的增長趨勢,這次是更值得關注的點。2023年,電車的全年銷量僅為5921輛,2024年的增幅達到102%,可謂是飛速增長。可以預見,電車的銷量會反超傳統油車,也就是接下來一兩年的事。

關於電車和油車的爭論,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怎麼說呢,油車電車,各有優劣,目前而言,一方不足以完全取代另一方。就我個人來說,我更傾向於電車,就像我從事的工作——保險和理財,我更看重未來的趨勢,在眼下這個新能源時代,電車全面趕超之勢,不可阻擋。儘管電車還有很多不足和不成熟的地方,但畢竟未來的方向在那裡。
第三,新加坡人喜歡什麼車型?轎車,還是SUV?
就我的觀察,新加坡的SUV車型還是更多一些,像我身邊朋友的車,基本都是SUV,事實上,陸路交局的統計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數據顯示,2024年新加坡共註冊了14405輛SUV汽車,10141輛轎車,以及6579輛兩廂掀背汽車。至於新加坡人為什麼更喜歡SUV一些,我的一個猜測是,不少新加坡家庭,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SUV空間更大,適合家庭出行、接送孩子或周末自駕遊玩,另外後備廂空間也很大,乘坐更舒適,而轎車和兩廂車,顯然不太能滿足新加坡多數家庭出行的需要。

第四,新加坡哪款車賣得最好?
陸交局公布的註冊數據,是品牌所有款型汽車的總體數據,比如比亞迪共銷售了6191輛電車,那麼這是比亞迪Atto 3、Seal和M6等所有款型的總和。那麼細究一下,具體是哪一款汽車,賣得最好呢?
直接揭曉答案,BYD Atto 3憑藉4200輛一舉奪得新加坡單款車型的銷量冠軍,後面兩位分別是豐田Corolla Cross 3150輛,以及奔馳 GLC 2780輛,你要知道,豐田和奔馳的這兩款,都是多年的暢銷車型,比亞迪能夠憑藉一輛電車力壓傳統車企脫穎而出,實屬難得。其實不止在新加坡,比亞迪Atto 3幾乎是每個海外市場的暢銷車型,甚至還都是銷冠,真的是所到之處,攻城略地。

整體來說,2024年陸交局的數據,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電車正以浩蕩之勢襲來,不管你認不認同,不管你相不相信,電車時代已經到來,勢不可擋。或許你現在還在開油車,但下一輛可能就繞不開電車;在不遠的將來,或許只有電車一個選項。
說到這裡,又回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的擁車證價格逼近10萬新幣,居高不下,車相對而言,更多的是一個奢侈品。那麼在新加坡,家庭年收入多少才適合買車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在網上做了一個調查,大家的討論很熱烈,我總結了一個,主要有四種觀點:

家庭年收入至少要高於車價,如一輛新車18萬新幣,那麼家庭年收入不能低於18萬;
家庭凈收入至少要高於車價,這個標準就比較高了,家庭開銷全部扣除之後的結餘,要高於車價;
家庭年收入至少要30萬新幣,買車和養車的成本很高,收入低於30萬,會很有壓力;
只要首付付得起,每月收入可負擔車貸和開銷,就可以考慮購買。
以上四種觀點,你認同哪一個呢?
其實每個觀點,都有它的道理,畢竟在新加坡,買車貴,養車也貴,車更是一個只會貶值的消耗品,如果家庭收入不夠多,你可能付得起首付,但後期的車貸和養車開銷,會讓你吃不消,所以家庭年收入一定要足夠高,至於具體多少,因每個家庭的具體支出和消費理念而異。

拋開車價不談,用車需求也是重要的考慮,如果家裡有多個孩子,或者你從事的工作,需要日常高頻率見客戶,那麼對車的實際需求其實很大的,這樣就不能單純考慮收入。
還有,車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如果只考慮成本,就不要買車,乘坐公共運輸,甚至每天都打計程車,都是節省成本的最優選,但車會給你更多的家庭歡樂,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的情緒價值,這是金錢所給不到的,當然一切要建立在經濟可負擔的前提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