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9月8日逝世,英公署開放了對外悼念,讀者「綠森林藝術坊」去參加了悼念儀式,並回憶起了十幾年前見到英女王的那一瞬間......
上周四我們新加坡英國校友會委員會驚聞英女王即伊莉莎白二世逝世的消息後,聯繫了英國駐新加坡最高專員公署(BHC),在英公署開放對外悼念的第一天,也就是本周一就派代表去參加了對英女王的悼念,並在給英女王獻花悼念處門口留影。

由於要進入英國駐新加坡最高專員公署的建築物內寫悼詞,我們要通過嚴格的安檢程序,那一刻有點像要出國在機場做安檢的感覺,還要臨時上交所有身上攜帶的電子設備,如手機。


當我們走進悼念的房間,一張女王晚年的黑白照片擺在一張鋪著黑布的長桌的正前方,女王遺照的左邊擺放著一個白色的花瓶,瓶裡邊插滿了純白的花束,襯托著英女王和藹可親的笑容。
黑色的長桌上擺放著三本深色硬皮悼詞本子,我坐在中間對著女王的遺像的本子前沉默了一會兒,腦海里浮現出第一次在蘇格蘭,也就是在我的母校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在人群里看到英女王,坐著車子來參加她孫子威廉王子,也就是我同屆校友的,舉世矚目的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情景。當她的小車子開到距離我兩米內時,我看到女王穿著她鮮艷的檸檬黃大衣,優雅大方地向大家揮手致意,頓時,我被女王那無法形容的尊貴的皇室禮儀及親切自然的舉止震驚了。
由於當年英國王子在我們學校上學,為了防止任何對英國皇室恐怖事件的發生,特別是針對當時北愛爾蘭的恐怖分子的襲擊,英女王出席她孫子的畢業典禮的安排隨時可能發生變動,所以大家都在翹首以待,我們當時頭上的直升飛機就足足在空中偵察了好幾個小時,直到看到女王及家人,包括當時查爾斯王儲及他的配偶卡米拉女士在大家的視野里出現時,人群沸騰了,所以,即使在英國,能親眼近距離看到女王,對於英國民眾,或是我們這些海外留學生,是件不尋常的事……
那十幾年前見到女王的那一瞬間,就這樣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記憶里……
回憶完當時的情景,我坐在長桌的正中間,面對著女王的遺像,用中文,我的母語,寫下了一段對女王的最深切的的懷念……

(照片源自英國駐新加坡最高專員公署)
寫完了後我又翻了一下其他人寫的英文悼詞,個個寫得令人感動,伊莉莎白二世,曾經在有生之年,三次到訪過新加坡,她的獨特的女王風采和個人魅力嬴得了無數新加坡民眾的心,並永遠珍藏在大家的記憶里,和著她對現代大英國協國家和諧發展的巨大貢獻。

英女王在1947年在去南非的皇家輪船上和水手們共舞(當時還未登基),一位真正熱愛生活的女王年輕時的模樣(照片源自網絡)

(照片來自網絡)
希望新登基的國王查爾斯國王和他的子孫們能繼續傳承英國王室的傳奇……一個人逝世,受到這麼多人的悼念與追思,世界多處國家或地區降半旗,其中包括曾被英國殖民統治過的印度、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彭亨州等……(這些東協國家或地區很多都經歷過幾十年的退殖民化的浪潮)......甚至羸得了如中東國家及俄羅斯,一些世界上完全不同的政治軍事陣營、文化宗教及價值觀的不同國家人民的崇敬與愛戴。試問世間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像英女王這般,在漫長的70年的流金歲月里,用她的智慧與超凡的領導藝術,對她所愛的國家與所賦予她的職能盡忠盡責,直到生命的終點……

(新加坡英國校友會委員會代表們在BHC公眾給英女王獻花處留影)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您永遠是英國王室王冠上最令人矚目的的鑽石,是我們這時代、特別是英格蘭夜空里的一束光。

(照片來自網絡:杜拜悼念英女王的夜景)
最後寄語:尊敬的英女王,我們知道您生前最愛品茶,如中國台灣的東方美人茶、中國廣東的英德紅茶、英國的伯爵紅茶、還有新加坡當年為您90歲慶生而特別調製的蘭花香拼配茶,希望這些茶,您在天堂里也能喝到

(在英國駐新加坡高級專員府邸Eden Hall 為英女王90歲大壽設計布置的茶會請貼的封面,2016)
鄭麗勤 Katie Zheng 策展人 綠森林藝術坊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綠森林藝術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