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新加坡頭條,只能是「交通部長被貪污調查局正式調查」一事。
不但是新加坡的頭條,也相信會是東南亞區域許多媒體的要聞。
畢竟,新加坡已經差不多40年沒有出現過一把手部長被貪污調查局正式調查了。
新加坡貪污調查局前天發布文告證實,交通部長易華仁正在接受該局盤問和調查。
由於調查仍在進行中,貪污調查局目前未能提供詳情。該局強調,一查到底,查出所有真相,維護法治正義。

同日,總理李顯龍發表聲明說,貪污調查局局長於7月5日向他彙報貪污調查局發現的一起案件,請總理同意展開正式調查,包括召一些人前去問話,其中包括交通部長易華仁。
李顯龍翌日(7月6日)同意對易華仁等人展開正式調查。調查於周二(11日)啟動。
李顯龍說,在調查有結果之前,他已指示易華仁暫停職務,由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代理交通部長一職。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就這麼短短兩段話,透露出什麼內容?
我們不妨分析、推測一下。
第一,我們來看看貪污調查局的說法——「發現一起案件」。

此案是否有人舉報?
貪污調查局文告當中,第一句話就提到「該局發現的一起案件」。什麼意思?我的理解是,此案並不是公眾舉報,即便是公眾舉報,也不是舉報易華仁。
因此,我的判斷是,貪污調查局在某個機緣下,發現了一起疑似貪污案件,展開初步調查之後,順藤摸瓜,發現涉及易華仁。
為何此案會立案?
第二,是不是某個疑似案件涉及了什麼人,都要立案調查?
肯定不是的。
前不久,貪污調查局才請了律政部兼內政部長尚穆根和外長維文喝咖啡,兩人喝完咖啡就回家了,還得了李顯龍「他們沒做錯,我仍充分信任他們」的考語。
新加坡倆部長的洋房有多貴,答案終於公布
這次,易華仁不但沒得到「沒做錯,我仍充分信任他」,而且還被停職,接受正式調查。這麼看來,貪污調查局應該掌握了一些證據。
三個部長先後去喝咖啡,也不知道貪污調查局的咖啡存量還足夠嗎……
為何總理只是同意而不是批准展開調查?
第三,李顯龍說,他「同意」貪污調查局對易華仁等人展開正式調查。注意了,為什麼不是「批准」(approval)而是「同意」(concurrence)?

在新加坡的英文公文語境中,「concurrence」(同意)與「approval」(批准)大不相同。如果貪污調查局局長是尋求李顯龍的批准,那麼,李顯龍不批,這事就結束了。
但是,他尋求的並不是李顯龍的批准,而是李顯龍的同意。這就意味著,如果李顯龍不同意,他仍有下一步可走。
下一步是什麼?
如果總理不同意立案調查,貪污調查局局長可以越級向民選總統請示,請求立案。
這是憲法賦予貪污調查局局長的權力。在制度上,貪污調查局不歸屬任何政府部門,而直接向總理負責。但是,為了保障制度的健全,如果總理阻礙正當調查,貪污調查局局長可以越過總理,直接找總統。
因此,在「易華仁案」中,貪污調查局局長找李顯龍不是要他批准立案,而是尋求他的同意。你同意最好,不同意的話我就找總統。如果真找了總統,此事才暴露出來,那就對總理形成很大的壓力了。
多年塑造正直廉潔形象
新加坡上一次出現一把手部長被立案調查,是1986年「鄭章遠案」,距離今天已經快40年了。
1986年11月,鄭章遠被貪污調查局調查,涉嫌在1981年和1982年各收取50萬新元賄款。在調查過程中,鄭章遠否認這些指控。
在被控上法庭之前,12月14日鄭章遠服藥自殺,給當時的總理李光耀一封遺書:
「過去兩個星期,我感到非常沮喪。對於發生這次的不幸事件,我應該負全部責任。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東方紳士,我應該為自己所犯的錯誤接受最嚴厲的懲罰——你的忠實的鄭章遠」

從鄭章遠案以來,新加坡再也沒有出現過一把手部長被貪污調查局正式立案調查的。可以說,易華仁案讓新加坡多年來辛苦塑造的正直廉潔的形象蒙受打擊。
新加坡小國寡民,對外靠外商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就需要外商對政府正直廉潔的信心;對內則是靠人民的信任,否則無法建立政府和人民之間牢固的社會契約,國家也就無法穩健向前發展。
貪腐正是腐蝕信心的最大蛀蟲。因此,反腐一直是新加坡長期不懈的目標。
對新加坡政治的影響
易華仁案目前尚不知細節,不知多輕多重。不過,無論輕重,可以預見的是,此案肯定對九月的總統選舉和下一屆大選形成重大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是,人們會把此事視為人民行動黨的人事敗筆,而更為傾向對人民行動黨形成制衡或約束的選擇,無論是民選總統或國會議員。
以來臨的總統選舉為例,作為候選人,尚達曼是屬於體制內的,如果有個高資格的、屬於體制外的候選人出場,在出現易華仁案之後,後者的得票率應該會提高。
【據悉,有個低調的大大咖很可能短期內宣布參加總統選舉;若此消息屬實,「新加坡眼」將第一時間報道】
就在今天!新加坡總統第一位競選人出現
這位政治素人、家電巨頭總裁跟尚達曼角逐新加坡總統寶座,勝算有多少?
此案也有可能影響一些人才對加入行動黨或反對黨的選擇。
高薪養廉乎?
說到反腐,許多人第一時間就想起「高薪養廉」,說新加坡政府之所以高薪,目的在於養廉。
我一直很反對這個說法。高薪不是為了養廉,而是為了與其他領域競爭人才、吸引人才。
當然,要吸引合適的人才進入政府,薪水重要,更重要的還有對國家、對社會的奉獻精神。
高薪可否能養廉?不可能。人的慾望是無窮的,貪念是無止境的,無論再高的薪水,也養不了廉。
廉靠養是養不出來的。要靠什麼?靠的是:
一、制度設計:要把能夠操作貪腐的漏洞儘可能堵上
二、殺一儆百:無論誰,抓到就罰,嚴刑峻法,絕不姑息
三、在社會上形成正直的氛圍,不但政府不能貪腐,民間也不能貪腐。唯有形成正直的大氣候,才能從根本上盡力減少人們貪腐的念頭
新加坡經受不起這個折騰
易華仁,1962年出生,印度族,1997年從政,在當屆大選中獲勝,成為國會議員;2011年出任貿易工業部第二部長,2018年出任通訊與新聞部長,2021年出任交通部長。
從易華仁過去幾天的行程看來,他對自己被調查一無所知。
貪污調查局局長是7月5日找李顯龍彙報。李顯龍7月6日同意立案調查。
就在這幾天,易華仁與阿聯之阿布達比市城市與交通局主席見面。

出席了美國大使館主辦的獨立日晚宴。


參加了自己選區的植樹活動。

參觀了新地鐵站。

與馬來西亞柔佛州州務大臣(相當於省委書記兼省長)一起早餐。

還出席了社區的一場塗鴉活動。

說實話,雖然我與易華仁沒有私交,我是真心希望調查結果他是清白的。
現在是多事之秋,新加坡經受不起這個折騰。
我不希望我們這麼多年建立起來的正直、廉潔形象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