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新加坡一年要吃多少只蝦嗎?
答案是--
3萬公噸!
如果以一公斤有60隻蝦的籠統平均數來計算,這相等於18億隻蝦。
更沒有想到的是,新加坡養蝦場更加的不一般!充滿了黑科技!

(圖:來源自網絡)
目前,新加坡有257家農場,其中有136家是養殖海鮮,當中養殖蝦的有18家。
目前在運作的高科技養蝦場主要有三家,它們平均每年合計生產約180公噸的鮮蝦。
新加坡最大的養蝦企業稱,他們設在林厝港的兩個養蝦場,每年約生產100公噸的蝦,大約600萬隻。
新加坡人每年大概吃掉3萬公噸的蝦,以產量來說,養蝦場算是最大的,但還無法滿足本地1%的蝦需求。

(圖:來源自網絡)
「車蝦」每隻賣35新元 (人民幣約175元)
一隻大概手掌般大的「車蝦」售價介於20新元(人民幣約100元)至35新元(人民幣約175元),本地每年約養10萬隻,需求不斷上升。
「車蝦」因身體有鮮明的條紋,捲曲時形如車輪,在日本被叫做「車海老」,「海老」就是蝦的日文漢字,故也有人稱之為車蝦,別名有斑節蝦、竹節蝦等。
車蝦一般上都是野生,極少有養殖的。目前,新加坡養殖的車蝦,主要是銷售給新加坡的日本餐館用來做刺身。

(圖:來源自網絡)
科技養蝦在新加坡走熱
一家高科技養蝦企業稱,經過幾年謹慎研究後,去年正式比較大規模養殖南美白對蝦,今年的目標是養殖50公噸。
養蝦場採用不同的科技進行高密度養殖,每平方米可以養殖多達10公斤的蝦,是傳統養殖的九到10倍。
養殖周期縮短,白腳蝦和老虎蝦大約可縮短一至三個月不等,這意味著養殖量也會提高。
不同農場採用不同的科技和技術,包括用聲控感應技術來喂養蝦、模擬大自然生態環境,確保飼養不含化學物質、添加劑和抗生素等。
由於養殖密度大,蝦的活動空間相對變小,生存環境壓力變大,要確保蝦營養充足至關重要。
一家養蝦企業稱——
「我們蝦池的水是綠色的,裡面有浮游植物、浮遊動物和活生物體,這些都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我們利用高科技將水質控制在最佳水平,更有效利用資源。」
「我們的循環水系統讓蝦可以在乾淨環境里健康生長,同時引用了聲音感應器收集蝦在水裡的『一舉一動』。電腦系統用採集到的數據,經過科學分析後再投放飼料。這樣一來就可以提高養殖效率。」

(圖:來源自網絡)
所以,新加坡人還是很愛吃蝦滴!
要不要相約一塊養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