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12月15日晚上11:50分突然發的大招,主要是增加額外印花稅。



我覺得政府的措施可以理解,其實影響也不大,雖然降溫以來我新盤還沒開胡,但我看到市場成交量依舊有以前的80%,只能怪我自己運氣問題,碰到的買家受了影響。

4. 房價上漲因素
4.1 首先就是國際範圍內大放水
看看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4萬億一下子跳到2020年7萬億了,還在無限量繼續中。想一下上次09年從1萬億跳到2萬億的量化寬鬆就讓市場怎樣。這次放水由於資金流通,其實相當於12萬億進入市場。

貨幣貶值也厲害

現在其實已經到了8.86萬億,雖然這幾個月一直說通脹太厲害了,我們要加息,但是還是繼續放水,只是閘門開小點,水流慢點。就像一個人吃了鴉片,身體吃不消,也覺得要停下來,但是嘴巴還是控制不住要繼續吸幾口。

放水首先是讓股票上升,因為最容易進入和殺出,然後就是稀釋中產階級的財富。造成馬太效應,有錢人更有錢,因為資產多,窮人更窮,因為工資沒漲還可能在跌,別的啥都在漲。

主要是通脹厲害,美國通脹7%了,新加坡通脹也有3.8%,所以房價不漲才怪了。

相信你們都知道我的名言,要打敗通脹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為通脹本身。

看新加坡過去幾年的數據,房價增幅一般是通脹的2-5倍,雖然跟天朝不能比,還一般般,還過得去。
4.2 利率依然低位,雖然今年肯定要加息
目前許多銀行的利率達到歷來最低水平,使得買家借銀行的錢還貸很划算,有許多朋友趁這個機會選擇好的利率配套來做refinancing。

可見利率從2.6%到1.3%,每個月可以省$600,而低利率估計接下來會結束,今年大家可以儘快轉成固定利率配套,現在還有2年1.3%的固定配套。
我可以查到各個銀行的利率配套,在各個銀行都有熟悉的幾個banker朋友,熟悉各個銀行的條規,有收費hdb $1500和private $1700的律師推薦,如果朋友要refinancing,也可以聯繫我。

4.3 建造成本上漲
這是老王曾經說的:大家需要為covid-19的新規付出更高成本,注意這裡用的英文是Must

現在許多樓盤都延期了,我的ASR也延期了3-4個月,工期延期傳導到所有租房都起了。
4.4 香港神助攻
隨著中國和英美在香港等問題上的對立,美國終止香港的特殊地位,撤銷香港優惠待遇,同時呼籲一系列盟友企業推出香港。加上大陸加大對香港的管控,以前許多資本心虛,怕一朝也被共同富裕了,香港沒那麼吃香,許多人向外移民。
我覺得在香港強推國安法也是天朝兩害相比取其輕,長痛不如短痛,香港一直鬧,持續發炎,不如刮骨療傷,實踐證明這一招的確高明。
所以我覺得中美還會繼續發功,香港台灣是棋子而受害,坡縣可能成亞太唯一的自由金融中心而受益,影響是長遠的。
很明顯,富人在老二那邊放錢的可能會轉到老三,富人又不care 啥ABSD的,舉例看叫B88的豪宅,新加坡人才占26%呢,4個3千多萬的penthouse都是外國人買的,而且那個房子還不讓人reissue。我本來問主管,這些人怎麼把錢弄過來的,得到的智慧答案是:有錢就不是問題,問題是怎樣有錢。

不過這個是外部因素,我們當然希望香港能繁榮穩定,這樣股票也能少跌些,我年初還號召大家做多恒生科技指數,賭大國國運,現在還沒賺錢呢,幸虧沒買美股,否則都被活埋了。
4.5 疫苗與經濟
現在連學生都打疫苗了,有些國家已經放開所有限制,大家一下子信心高漲,所以大家預期2022年經濟會繼續強勁反彈。

經濟復甦情況下,2022年住宅價格有望上漲,一般都是這樣的,經濟復甦,大家錢包變鼓和信心增強。
還記得DBS在2018年的神報告麼,說2030年平均尺價回到$2900,說實話我之前也不相信,但是你看這個曲線,還真有可能。

未來房子會更小,尺價更高,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5.總結
嘮叨這麼多,其實不說你也知道,中介大部分都是看漲的,這有些是職業因素,但這也是大勢所趨,最大影響是供需因素和通脹因素。
房價平穩上漲,除了沒買房的人受損,其他所有人包括開發商、銀行、購房者、建築材料商、裝修公司、政府等等都是獲益的。換言之,沒房的人是站在一個社會的整體對立面與房價抗爭,只有他一個人希望房價下跌,而一個人的力量多麼弱小,最好是順勢而為。

但是也是要選擇好的樓盤和單位,不是所有的新盤都合理定價,也不是所有的二手盤都值得投資,需要耐心和細緻的分析,有時需要等待和好的談判策略。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些新盤會繼續打折,有些二手盤也會有急售,雖然上漲,但是還是有些value deal的,你需要一個有經驗和有同理心的地產顧問來幫忙,現在就拿起電話,撥打96951591,開啟愉快的購房之旅,想要賣房或出租的朋友也歡迎
總體來說以上各方面因素推動了價格上漲,今年組屋上漲7-8%,公寓上漲4-5%,房市來一輪虎虎生威,應該是可期的。

3%是我司分析師的預測,他去年也是預測了3%(公家人不敢太高調怕政府打壓),但我覺得會超過這個,我的公眾號隨便說都行,政府不會來看和管,我的地盤聽我叫。

如果你覺得太貴可以等半年,到下半年就會發現越來越火等不及了。降溫措施後6個月是好的進入時間點,因為開發商和賣家會誠意賣好談價,如果風向一變,那又像去年,完全變成了賣房市場,到時談價又要看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