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成功舉辦了2018學員彙報演出暨美術教學成果展。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潘澤君參贊、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馬紅英主任、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文化處魏姣女士、新加坡圍棋協會陳丁川會長、李信強副會長、新加坡新秀武術訓練中心韓明芳總裁、總教練胡剛、新加坡龢樂齋古琴藝術中心創始人鍾之岳、Hiart 美藝匯文化藝術培訓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可欣、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蘇明楊、於凉老師及學員家長、各界民眾等近300人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馬紅英主任在演出開始前致辭。馬主任談到,今年是中國文化中心教學培訓工作全面開花的一年。經過三年的發展,中國文化中心逐漸建立起了以馬蘭花為龍頭,琴棋書畫、武術為核心的教學培訓體系,不斷豐富教學培訓這一項職能。中心至今共有5個培訓項目,累計開設42個班級,全年累計培訓學員近6000人次。馬主任談到,引領學員去探究中華文化的深層次內涵,是中國文化中心設立培訓項目的初衷,未來,中心將繼續圍繞教學培訓職能傳播優秀中華文化。看到學員們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讓她感到十分欣慰,她衷心向中心各培訓班學員表示祝賀。

2018年是新加坡圍棋協會與中心共同開創新天地的一年,新加坡圍棋協會李信強副會長回顧了中國文化中心與圍棋協會長期以來的合作。中心與圍棋協會共同開設的圍棋班,課程內容除了解說圍棋技術方面的知識外,也非常強調可以通過圍棋認識一些中華文化相關常識,比如禮儀,兵法和名人故事。未來,圍棋協會也將繼續與中心攜手,共同推廣中華文化。

優秀學員徐閏閏代表各培訓班學員上台發言,她說道,興趣班是一個發掘和展示學生藝術才華的大平台,她也非常感謝中國文化中心為學員營造的積極向上、富有濃厚文化藝術氣息的興趣班學習氛圍,希望更多熱愛中華文化的公眾能夠走進中心,在中心培訓班中發掘興趣,展示自我。

2018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學院彙報演出暨作品展包括了兩個部分,其中,彙報演出由馬蘭花藝校、新秀武術班、古琴班的學員共同完成,作品展則展示了美術班學員兩個學期以來的學習成果。




當天的演出以話劇《字典公公家裡的爭吵》開場,話劇輕鬆熱鬧的氣氛帶動了場內的氛圍。在一場鏗鏘有力的武術表演《英雄出少年》過後,一曲由古琴班學員和特邀簫演奏家曾志帶來的簫琴合奏《陽關三疊》令人陶醉其中。








匯演現場學員的精彩表演令人應接不暇,節目形式與去年相比也有了一定的創新,比如由古琴班和馬蘭花新秀武術班共同出演的太極與古琴《滄海一聲笑》向觀眾展示了中國文化中"動"與"靜"的關係,贏得了台下一片喝彩之聲。情景舞蹈劇《貓鼠之夜》用舞蹈演繹故事,叫好聲更是空前絕後。武術《刀光劍影》向觀眾傳達了中國傳統武術的內涵,馬蘭花藝校帶來的話劇《聞雞起舞--清潔工版》、《小木偶的故事——絕世寶劍(上)》充分展示了學員們的舞台現場表現力力和台詞功底。匯演最後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拉上帷幕,學員們的年終展示成功收尾。















演出結束後,馬主任代表中國文化中心及各培訓機構為完成本年度課程的學員頒發畢業證書,鼓勵並表彰學員們一年以來的努力。

本次學員彙報演出暨作品展的圓滿成功,得益於中國文化中心教學培訓課程優質的教學資源、各培訓班老師嚴謹的教學態度、學員的辛勤努力,也離不開學員家長及社會各界的支持。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自建立伊始,與時俱進,採用獨特的教學模式適應現代教學發展,既是少兒教育發展的見證者,又是精神不休的先行者。2018年,中心在少兒表演、武術教育的基礎上,新開拓了少兒美術、以及同時面向成人招生的圍棋班與古琴班,為更多本地中華文化愛好者提供學習的平台。

未來,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各培訓班級將在教學內容上加以改進創新,引領本地教學培訓機構共同發展。中心也將繼續豐富教學培訓職能,不斷完善現有的教學體系,發展更有特色、更加多元、公眾更加喜愛的培訓項目,面向不同年齡層次的學員群體,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資源,為新加坡民眾拓寬學習、體驗、感悟中華文化的渠道。
中國文化中心歡迎您
中國文化中心開放時間
China Cultural Centre Operation Hours:
周二~周日 TUE-SUN
11:00-17:30
公共假期除外 Except Public Holiday
中心圖書館開放時間
Library Operation Hours
周二~周五 TUE-FRI
14:00-17:30
周六~周日 SAT-SUN
11:00-12:30 13:30-17:30
公共假期除外 Except Public Holiday
聯繫方式 Contact
地址Address:
China Cultural Centre, 217 Queen Street, Singapore, 188548
電郵 Email:
電話 Tel:
63511858 ext 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