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島熱議!封城後各地人滿為患,新加坡部長怒懟民眾:50億不能浪費~
剛剛!新加坡激增287起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再創單日新高!在新增的287人里,僅有3人是境外輸入病例,另外284人里有219人與之前的病例有過接觸,46人來源不明。
根據最新數據,有至少160人來自S11榜鵝客工宿舍感染群,截至目前,新加坡共累計病例1910人!
前天,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的一張「怒懟」民眾的貼文火了。
文中曾明確講到:「我們已經落實阻斷措施兩天了!如果大家繼續這樣,我們的犧牲和50億新元(約250億人民幣)的同舟共濟預算案都是徒勞!」

貼文一出,引發全島熱議。馬部長為何「怒懟」民眾枉顧50億新元的付出,為次政府又將採取哪些管控措施呢?
封城後各地人滿為患
要知道,勞工宿舍淪為新加坡疫情的重災區,感染源頭不明的病例也逐日增多。
從4月7日,新加坡壯士斷腕,選擇全面的停工、停學政策,犧牲部分社會經濟效益,號召全員在家防疫。
然而,效果不盡人意。

不上班,大家有更多時間出門排隊購物。

視頻大家感受下人群帶來的窒息感:
瓜果蔬菜的攤販前也湧現人群,安全距離形同虛設。


大家比肩接踵,烏央烏央地在像沙丁魚一樣的人群中選購商品。


喜歡排隊的新加坡,大街上更是出現人龍大擺的亂象。

雖然政府規定不能堂食,可以移動的凳子被撤走,可依然有人在固定座椅上休息或者飲食。


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嚴重,想要習慣扎堆了一輩子的老人禁足在家,談何容易。


社會中心、組屋樓下的食閣,依然看得見白髮蒼蒼的老者。

為方便大家禁足後的生活,食閣可允許打包,但人群聚集依然屢見不鮮。


有通心粉表示,她和丈夫昨天早上9點左右開車抵達裕廊西的巴剎,沒料到人會多到要在外排隊至少半小時才能進,隨即便取消了買菜的念頭。
很多網友看到這樣的景象,都難免心頭一驚。這麼多人一起待在同一個空間太久,會產生含有新冠病毒的氣溶膠,從而增加傳染風險。

防疫法令執行效果差
1萬份勸告通知
人力部也披露了一組數據。
封城政策執行到昨晚8點,共發出3千封書面警告,勸告數量高達1萬,大部分在小販中心、巴剎和組屋公共空間,有3人屢勸不聽接獲警告(相關連結:激增142例!2人被控、7000人被警告,新加坡最嚴防疫政策嚇到你不敢出門~ )。

單是昨天早餐和午餐時段,執法人員在巴剎發出307個書面勸告,在熟食中心發出611個書面勸告。
光顧巴剎的公眾因在攤位購物時沒有遵守安全距離而接獲書面勸告,在熟食中心的公眾則因坐在用餐區或沒有與他人保持1米距離而接獲勸告。

部長痛心喊話
50億新元不能浪費
一邊是民眾對新冠病毒的鬆懈,另一邊是民眾對政府防疫政策的忽視。
新加坡曾先後追加50億新元的財政支持防疫,全島出動2000名執法人員展開巡邏,全都無濟於事。
昨天,一直堅守防疫一線的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曾痛心地表示,「我們已經落實阻斷措施兩天了!如果大家繼續這樣,我們的犧牲和50億元的同舟共濟預算案都是徒勞。」

這是一次警告,也是防疫政策加強的通告。為防疫已做出犧牲的新加坡,很快實施了新一輪的防疫政策。
禁止聚集、巴剎限流
公交交通工具受限
(4月10)就是耶穌受難日的公共假期了,為了防止大家大肆慶賀。
即日起,但凡在公共場所聚集被執法人員發現,將立即受到警告信而進行驅散。如果有違規者不停勸阻,將被罰款或控上法庭(民眾可舉報網址:https://form.gov.sg/#!/5e7d9f9128201a0011cc3b6b)。

截至昨天,環境局已在15個巴剎實施人流控管措施,一個口進,另一個口出。從明天開始,環境局將加大管制範圍,另外25個巴剎也將實行人流管制。

工作人員也會在現場控制人流數量,每隔幾分鐘才讓民眾進入,確保巴剎內的人數不超過150人。另外,監管措施也不能少,10餘名國家環境局執法人員也將到場稽查。
環境局極力建議民眾一周去一次巴剎,而不是每天或每隔幾天就去巴剎購物。儘量選在購物人潮比周末少30%的工作日,還要錯過早上7時30分至上午10時的尖峰時段。

此外,部分公交和地鐵口也設置了熱感掃描儀,發熱乘客不能乘車。巴士、公交車也規定了必須隔開坐,等車時也要遵守安全距離。車長和執法人員會限定乘坐人數,並隨時有安全大使抽查。

疫情之下,哪些行為可以
詳細解讀版
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明確化,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的行為規範也得到細化。

當然,大家遇到的問題也不一而足。 我寄住在親戚家,可以搬家嗎? 我和朋友兩個人約好了爬山/釣魚,這算聚會嗎?
我和親戚幾人約好見一面,不吃飯就幾分鐘可以嗎……
為此,萬事通特別做了一版相關政策的最全面、最權威、超詳細的解讀,只需簡單兩步,立即獲取全文: 1、長按掃描以下二維碼

2、在萬事通後台對話框回復關鍵字「官方解讀」

新加坡萬事通將持續關注新加坡的各項措,並第一時間與大家做最新分享,歡迎關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