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耀18 新加坡為什麼在全世界沒有一個「敵人」?

2023年09月19日   •   3591次閱讀

今年是李光耀誕辰100周年。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華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黨溪鄉 ,畢業於新加坡萊佛士學院,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創始人。新加坡建國總理,被譽為「新加坡國父」。2018年12月18日,李光耀獲得「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為紀念「李光耀誕辰100周年」,本號推出「百年光耀」系列文章,敬請關注。

新加坡又有東方的以色列之稱,但以色列周邊國家關係緊張,故中東地區成為「火藥桶」。而新加坡周圍國家關係和諧,新加坡也被稱之為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川普與金正恩會面,習近平與馬英九會面,兩岸的汪辜會談都在新加坡舉行的。正因為新加坡在全世界沒有一個「敵人」,所以一些會談都安排在新加坡了。

1965年,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趕了出來」,被迫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國「 。全世界除了新加坡以外,還沒有一個國家是」被迫獨立「的,這在全世界是」獨一份「 。二戰後,全世界被分裂的國家無一不關係緊張,甚至「兵戎相見」

如二戰後發生的韓戰、越南戰爭、德國的柏林圍牆等等,雙方都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都想一口吞併了對方。而新加坡在全世界沒有一個敵人, 連和把她趕出去的馬來西亞也是「好聚好散」,分家後雖然也發生過領土糾紛,但是雙方始終堅持「君子動口不動手」,按照國際法來解決糾紛。

新加坡在1965年成立共和國之前,歷史上沒有作為一個國家存在過,所以不存在外交問題。而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趕出來「後,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外交至關重要。

李光耀領導的新加坡外交,基本上實施的是:一個主義、兩個基本點、三講三不講和四項基本原則。

一個主義

一個主義--實用主義 。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必須根據新加坡的實際需要,如果要歸納出某種理論的話,那就是「實用主義」。治理國家的主要原則就是「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遵循的是:為我所用,對我有用。現實主義的外交理念,要求新加坡的一切從國家的利益出發。李光耀就曾經多次對研究新加坡問題的人說過,不要研究那些對新加坡沒有用的東西, 什麼對新加坡有用,並且能夠實行,就研究什麼。新加坡在任何時候、對任何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必須對新加坡有直接利益,或者不為新加坡製造麻煩、製造問題。

1973年,時任外交部長的拉惹勒南說,治理國家的幾個原則: 第一就是是實用主義,志向和能力必須配合,千萬不要得罪那些你不能對付的國家。

二戰中日軍僅用6萬多人,就擊敗了當時的「日不落帝國」--強大的十幾萬英軍,而且俘虜了13萬英軍,一般人都認為這是不可思議的。其實也很簡單,日軍占領馬來西亞後,就切斷對新加坡的供水,不戰而勝英軍被迫投降。現在的馬六甲海峽,周邊有許多國家有能力封鎖控制,只要哪一個國家封鎖了馬六甲海峽,新加坡也就被控制了, 所以對新加坡這個小國來說,誰也得罪不起。

李光耀說,我們處在馬來群島的中心,這就使我們的地位具有戰略性和重要性了,正因為如此,如果我們舉措不當,就會招來大災禍。由於許多其他原因,這一帶是今天世界的嚴重衝突點之一,而我們正好掌握著這個神經中樞。

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李光耀作為一個小國的總理,實際上也是「第一外交部長」、「第一國防部長」,因為新加坡的戰場,主要就是「談判桌」,如果在「談判桌」上談判失敗了,可以說新加坡也就失敗了。因為新加坡國家太小了, 誰能夠控制馬六甲海峽,誰就能控制新加坡,而周邊能夠控制馬六甲海峽的國家大有人在。因此,地理位置賦予新加坡活躍外交的同時,也要求新加坡要充分考慮國家安全,謹慎外交。必須要更加靈活和審慎地處理各種敏感和複雜的問題,以保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

兩個基本點

兩個基本點:一是不想沾人光 ,二是不能被人欺。這兩個基本點實質上就是「生存與安全」的兩大問題。「不想沾人光」就是生存不能依靠別人,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發展經濟,而發展經濟必須靠自己。「不能被人欺」就是必須建立自己的「槍桿子」,要有自衛能力、要有「話語權」。

1. 不想沾人光

李光耀經常說,沒有人欠新加坡的。新加坡要想生存下去,主要就要靠自己,要自力更生。因為別的國家,很少會挺身來援助一些與他們沒有利害關係的國家。

飯碗靠自己找,住房靠自己造。建國一開始,對外,投資自己找。李光耀就在全球進行招商引資,重點是美國、日本和歐洲。請他們來新加坡投資,解決新加坡人的「吃飯」問題。

對內,住房靠自己造,成立組屋建設局,在全島「大興土木」建造組屋,解決老百姓的「住房」問題。

新加坡在東協中,一般人都會以為與最近的馬來西亞關係最好。其實,關係最親密的不是左鄰右舍的「大國」,而是遠隔海峽的小國--只有40多萬人口的小國汶萊,新加坡與汶萊可以說「親如一家」,相同的小國,相同文化,汶萊也是以華人為主。

許多國家與汶萊打交道,都是看上汶萊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名副其實的「富得流油」,把它看作「唐僧肉」都想沾它的光「吃一口」,而李光耀與汶萊蘇丹之間的關係真正是「君子之交」,李光耀從來沒有想到要想沾人家的光,所以新加坡與汶萊之間的關係可以說「親密無間」,兩國的貨幣一直可以通用,而且一直兌換為1:1, 保持多年始終不變。

2 .不能被人欺

1965年8月9日,當李光耀在馬來西亞軍警的「保護」下,不得已宣布新加坡「獨立」時,李光耀就深深地感到,必須建立一隻自己的軍隊了,不然的話,就沒有「說話」的自由、國家的「自主」! 目前,新加坡的年國防經費開支約在GDP的5%左右,2023年的軍費開支達到了114億美元,在東南亞地區遙遙領先於泰國和越南,成為東南亞人均國防開支最高的國家。100多億的軍費開支,來保證新加坡「不能被人欺」及小國的「話語權」。

作為一個小國,新加坡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安全威脅,包括恐怖主義、海盜活動以及網絡犯罪等。為了確保國家的安全,應對軍事威脅,新加坡政府採取了多種手段,包括加強軍事力量、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以及加強國際合作。

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於建設強大的國防力量。儘管國土面積有限,但新加坡卻擁有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並且在軍事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新加坡的軍隊規模相對較小,僅有7萬人。但其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和高度專業化的軍事力量,使得新加坡在地區安全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軍隊還積極參與國際軍事演習和合作,與其他國家建立了緊密的軍事關係,以提高自身的國防能力。

1959年,在第一次獨立時,李光耀多次挽留英軍,推遲撤回英國。英國撤軍後。為了確保亞太地區的平衡,美軍在新加坡設立海軍基地和空軍基地,以確保這一地區的穩定與新加坡的安全。

3. 「毒蝦戰略」

新加坡在國防上實施的是「毒蝦戰略」。大國是大魚,小國是小蝦。新加坡是小蝦, 是一隻有毒的小蝦,你要想吃我,你也會中毒,咱們「同歸於盡」。

小國也有小國的尊嚴,1964年,一個印度尼西亞人在新加坡煽動種族矛盾,被新加坡判處死刑,印度尼西亞政府的軍艦開到了新加坡的大門口進行威信,要求新加坡對罪犯免除死刑。李光耀認為,按照新加坡的法律,必須處以死刑。後來李光耀找個機會,到印度尼西亞範圍,取得印度尼西亞的理解,兩國又和好如初。

新加坡獨立後不久,越南戰爭結束。越南時任總理范文同對李光耀說,新加坡在越戰中發了「戰爭財」,現在越南「解放」了,需要經濟建設,新加坡應該支援越南的經濟建設。言下之意就是想敲新加坡的竹槓,要新加坡「出點血」。李光耀認為,你們打你們的戰,我做我的生意,我發不發財與你們沒有關係,我們沒有「義務」支援你們的國家建設。如果大家都平等做生意,新加坡仍然是歡迎的。不搞無償援助,但是可以投資。1994年兩國關係發展迅速,經貿往來頻繁。新加坡廠商踴躍在越南投資設廠,居越南外資的首位。

4. 發揮國際組織作用

發揮聯合國的保護傘作用, 新加坡缺少水,與馬來西亞一分開,雙方就簽訂了供水合同,並且送到聯合國備案,確保雙方都不得反悔。同時,新加坡儘量利用雨水國內設立了多個「蓄水池」( 在中國稱之為湖泊),大力發展海水淡化,儘量提高自己的供水部分。

還有,新馬之間曾經發生的島嶼之爭,以雙方的武力來說,新加坡完全有能力強行占領該島嶼。但是,新加坡堅持以談判或者國際法庭仲裁來解決問題,一切以國際法庭判決為準。即使法庭的判決對新加坡不利,也堅決執行。

三講三不講

中國人都知道有個「三講」,即講政治、講學習、講正氣。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卻是「三講三不講」:講經濟不講政治;講實際不講理論;講現在不講過去。

新加坡共和國成立之時可以說是生不逢時,正是國際上「兩種制度」「兩種意識形態」,「兩大陣營」激烈鬥爭的時候。當時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到底誰怕誰?」 可以說」新加坡共和國「一誕生,就面臨許多的外交挑戰和困境。

1. 講經濟不講政治

在政治上,主要是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二戰後稱之為「冷戰」。新加坡的意識形態集合了民主社會主義、自由經濟、政府導向、精英治國及社會控制等多種政治理念。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李光耀審時度勢,既不向東,也不向西,李光耀堅持這一現實主義的理念,在國際上尋求自己的生存之道。

當時新加坡屬於大英國協的成員國,英國屬於北約的主要成員,北約的老大是美國。因此,新加坡也經常被稱之為英國、美國的幫凶與走狗。

1965年8月,新加坡被迫獨立,李光耀想,我們如何才能使一批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亞洲其他地區、使用多種語言的移民形成一個國家?如何能夠使國家能夠生存下去,得到世界其他國家的承認?

李光耀認為,首先要打破政治界限,不但要與與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搞好關係,也要與「敵對」國家建立良好的關係,如蘇聯和中國。(當時新加坡與台灣有外交關係,與中國沒有外交關係)。是當務之急就是:必須要打破政治上意識形態的分割,「朋友的敵人也是朋友」。 華約成員國是美國、英國的敵人,但可以成為新加坡的朋友。

前蘇聯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新加坡屬於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水火不相容,但是經濟上卻能夠互補,蘇聯需要新加坡的港口,新加坡可以提供服務。在經濟上合作可以「雙贏」。

新加坡獨立後,李光耀首先到東方的老大哥蘇聯訪問,在新加坡加入聯合國的問題上,爭取蘇聯的支持。當時的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就表示支持新加坡加入聯合國。 1966年,新加坡與前蘇聯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 。蘇聯一帶頭支持,東歐的國家都紛紛表示支持,紛紛與新加坡建立外交關係。如果講「政治掛帥」的話,就不可能與這些國家建交。

2. 講實際不講理論

李光耀是不相信馬共的一些理論的,如階級鬥爭、資本剝削等等。所謂無產階級要打到資產階級,就是號召窮人打倒富人。而東南亞的富人基本上都是華人,窮人造反「鬥地主」,東南亞就不得安寧。對招商引資就是「資本剝削」的理論,李光耀說,新加坡國家沒有資源,老百姓沒有工作,不怕人家來剝削。

什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修正主義等等的主義的理論,新加坡一概不聽,不管它是什麼主義,只要人民能夠吃飽肚子就是好主義。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至今許多新加坡人也說不清他們是「什麼主義」。中國的胡適曾經說過:少談一些主義,多研究一些問題。李光耀是不談主義,只研究問題。

在李光耀出國招商引資時,一些所謂的理論家紛紛反對,引進外資就是引進帝國主義剝削等等,李光耀力排眾議,不聽這些歪理邪說,堅持招商引資不動搖。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