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買不到鮮雞,有雞飯攤主為讓生意維持,決定下個月轉賣雲吞麵,發現豬肉碎漲價超過四成,一公斤如今要價16元(約50令吉)。
大巴窯北第206座的傅記雞飯負責人傅寶貴告訴記者,由於他的雞飯攤向來使用鮮雞肉烹煮,下來若要換冷凍雞肉,不僅影響口感,相信屆時冷凍雞肉價格也會很高,一盤雞飯得賣高達6元(約19.2令吉)才能有的賺。
「附近都是熟客,一旦他們發現口感不對,價錢還高,他們以後怎麼還會光顧我的生意?我寧願暫時賣別的。」
然而,原本想轉賣鴨飯的他卻發現向工廠訂一隻熟的滷鴨價格從22元(約70令吉)漲至26元(約83令吉)。「如果按一盤鴨飯5元(約16令吉)的價格賣,一隻鴨賣十盤,加上我的其他成本,我的毛利潤十盤賺不到10元(約32令吉),這很難維持經營。但我也不能按照行情漲價,一盤鴨飯賣到6至8元哪裡會有人買呢?」
無奈之下,他如今嘗試用豬肉碎賣雲吞麵,但他透露,其實豬肉碎也漲價不少。「我去巴剎發現,原本一公斤9至11元的豬肉碎如今得16元。」

傅記雞飯負責人傅寶貴告訴記者,6月將轉賣雲吞麵。
他希望呼籲公眾近日不要再慌張搶購,導致鮮雞的供應提早中斷。「雜菜飯、西餐、咖喱雞這些都是用冷凍雞肉,所以公眾之後還是會有雞肉吃。」
在淡濱尼天地開BotakDelicacy的小販吳育源告訴本報,他用雞肉絲和豬肉碎煮粥來賣,因為雞肉絲下來可能價格會上漲,因此他考慮更多用豬肉碎來煮粥替代。
「這幾天冷凍雞肉已經從一公斤5元漲價到6元5角,而且因為供應全球三分之一豬飼料的俄羅斯在打戰,供應鏈受影響,豬肝的價格已從一公斤2元漲價到2元3角。我只能用更多豬肉碎替代。」
他指出目前成本漲價的幅度他還能夠接受,因此尚未起價,之後會看情況決定。
消息猶如震撼彈,不知所措,有攤販表示若供應斷不排除暫時停業。
位於牛車水小販中心的「元朗油雞飯博士」攤主王強受訪時表示,他得知「雞肉出口限令」後十分擔心,但鑒於近期剛回國,還沒來得及和供應商了解情況。
他指出,烹飪油雞或白雞必須用鮮雞,否則會影響口感和味道。「我做了近50年生意,難得建立起口碑,不可能用冷凍雞來砸招牌。」
不過,他也無奈地表示,若供應商真的不能提供新鮮雞,他也只好暫時停業。
一家位於武吉士一帶的餐館負責人說,由於他售賣白斬雞為主,因此得堅持使用鮮雞。
「供應商告知,6月1日起斷貨,零供應的情況下餐館只好暫停售賣雞飯。」
其祥食品集團業務發展主任沈寶源解釋道,新加坡的雞肉分為從馬來西亞來的新鮮雞肉、從巴西和美國等地來的冰凍雞肉,以及冰凍後又退冰的雞肉。
他表示,新鮮雞肉通常屠宰場宰殺後第二天就會送往供應商、巴剎、超市等業者手中;冰凍雞肉的保質期則有18個月,通常在巴剎和超市販賣;冰凍後又退冰的雞肉也會在超市販賣,但會比新鮮雞肉的價格低一些。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周四在面書貼文指出,比起將新鮮雞肉放入家用冰箱中緩慢冰凍,本地市場出售的冰凍雞通常是在活雞屠宰後不久即由家禽供應商加以速凍,這種以極低溫快速冰凍的方法不但可確保新鮮度,也減少冰晶的形成,有助保持雞肉的營養和質地。
另一方面,消費者協會主席楊益財也在面書貼文指出,消協過去兩天實地考察雞肉相關產品的價格,並更新了協助消費者貨比三家的省錢之友(PriceKaki)手機應用中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