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國科技公司不斷推進擴張計劃,人才爭奪將繼續升溫。一些公司提供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薪金配套,以及簽約獎金吸引人才跳槽。熱門工作崗位包括軟體開發員、商業分析專家、數據科學家和項目經理。
經濟的不確定,對科技業就業市場的影響可能有限,因為裁員的主要是一些科技公司和起步公司。由於勞動力市場緊張,對信息技術(IT)人員的需求持續上升,有關行業的工資達到歷來高水平。
人力資源解決方案與招聘公司PERSOLKELLY,與精深技能發展局合作,星期二(11月8日)發布2023年新加坡薪金指南,著重指出影響和改變我國產業和勞動隊伍的關鍵趨勢與挑戰,以及統計主要行業的最新薪金和就業前景。

薪金數據來自PERSOLKELLY新加坡資料庫中的實際工作配對數據,輔之以資深招聘專家的專業市場知識。
報告提到,科技業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增長,許多科技公司如今在整合,以應對預期的經濟衰退。在新加坡,蝦皮(Shopee)、StashAway、Crypto.com和特斯拉(Tesla)等公司已解僱數百名員工。
目前,以東南亞為重點的風險投資基金正在繼續籌集和投資大量資金,但投資者可能會開始採取更謹慎的態度,聚焦已經有好表現的公司。
隨著外國科技公司今年不斷推進擴張計劃,人才爭奪將繼續升溫。一些公司提供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薪金配套,以及簽約獎金吸引人才跳槽。熱門工作崗位包括,軟體開發員、商業分析專家、數據科學家和項目經理。
銀行與金融業,以及快速消費品與零售業的前景也明朗。其中,金融業在冠病疫情期間表現強勁,2020年至2021年之間年均增長7.2%,比整體經濟增長快四倍。
即使是面對許多不利因素的金融科技領域,如更難獲得資本和人們對加密貨幣等科技有保留,增長勢頭仍強勁,去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超過2100億美元(約2900億新元)。

可持續金融領域也將有新崗位,從執行環境、社會及治理(ESG)交易,到諮詢服務和產品開發。
隨著新加坡重新開放邊境和放寬限制,零售額今年5月同比增長17.8。報告提到,在國內需求和旅遊業回暖的助力下,零售業復甦勢頭有望繼續。熱門工作崗位包括零售助理與主管。
「然而,零售業的明朗前景可能因地緣政治局勢意外地惡化,以及通貨膨脹激增而蒙上陰影,因為這可能抑制消費。隨著新加坡電價和租金飆升,本地零售公司也在努力應對侵蝕他們利潤的較高成本,以及人力緊缺。」
至於醫療領域,人力短缺仍是主要問題。早前報道,2021年上半年,約有1500名醫護人員辭職。相比之下,疫情前,全年有約2000人辭職。
報告提到:「在社區護理領域,當局已承諾在2020年至2023年間,投入約2億9000萬元為員工加薪。新加坡也在不斷投資於技能發展,並通過對重新設計非臨床人員的工作和數碼化來推動現有崗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