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即將來臨,許多兒女都會通過慶祝或送禮來向父親表達愛意,但許多人都是「愛在心裡口難開」,不會對父親說「我愛你」。
許多公眾都不善於開口表達情感。14歲的管雪卉每年父親節都會親手製作卡片送給爸爸,但要說出一句「我愛你」,對她而言「太肉麻了」。

(圖片來源網絡)
輔導中心的輔導員何小姐說,文化差異是原因之一。多數國人表達愛意的方式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如果我們從原生家庭學到愛的語言是通過送禮和優質時間來實現的,那麼當孩子成年後,也會通過這些方式表達愛意。亞洲文化仍被認為是保守的,導致多數國人會把言語上的情感表達視為『肉麻』。」
何小姐指出,這並不意味著送禮不好,這也有助於建立家庭關係,父母收到家人送的禮物或服務行動時,也可以用言語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肯定對方的行為。
一名兩歲兒子的父親說,可能是因為在華人家庭環境長大,父母不會用言語直接表達愛意,所以自己也不曾對他們說過「我愛你」。
他說:「如果要表達感謝,我會通過買東西和陪他們。我一旦有機會就一定會去陪他們。」
還有人說,很多時候,父母因為忙於工作,所以沒有時間與孩子相處,關心孩子。「時間長了,他們就認為這個是常態,逐漸失去通過言語表達情感的能力。」

(圖片來源網絡)
「與上一代80、90後父母相比,新一代的父母受網際網路等因素影響,更傾向於使用言語表達愛意。一旦大家都把愛的語言當做常態,就不會覺得肉麻了。」
這個父親節,你會通過什麼方法表達對父親的愛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