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6日是建國總理李光耀的百年冥誕,本地民間發起多項紀念活動,紛紛推出不同主題的展覽、視頻、實體活動等,向李光耀致敬。
李光耀長子李顯龍總理這段時間出席了不少紀念活動,也在個人臉書上給國人介紹了好些內容。他最新介紹的是目前正在展出的「LKY: The Experience」。
這個名為「LKY: The Experience」的展覽10月6日至12月31日在布連拾連路(Prinsep Link)選舉局舊址展出。李總理日前攜夫人何晶親自去打卡後非常滿意,還強烈推薦國人前去參觀。
李總理說:
「這是一個適合家庭的體驗,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年輕一代了解新加坡過去的方式,也是最貼近紀念李光耀百年冥誕的方式。如果可以的話,我鼓勵每個人都來看看.......這個展覽絕對是對李光耀100年遺產的致敬!」
據李總理介紹,展覽分為3個展區,共20個展廳。參觀者可以「經歷」李光耀人生的不同篇章,了解他童年到求學時期的點點滴滴,以及塑造他的思想和行動的轉折點。
展覽也會呈現與李光耀有過密切互動的人(包括照顧他的人)所留下的感人回憶,讓參觀者得以一窺工作之餘的李光耀為人。
彩虹滑梯
展覽里有一個彩虹滑梯。
李總理介紹說,這個視覺裝置的靈感源於李光耀生前「追逐那道彩虹」的演講名句。訪客可以按照名言「追逐彩虹、追逐夢想」那樣,沿著彩虹滑下,象徵著我們如何追逐希望和夢想。
「我說望向地平線、追逐彩虹、去追逐夢想吧!」這句經典名句出自於李光耀1996年呼籲年輕人勇敢逐夢的演講。
不知道李總理和夫人是否有親試溜滑梯呢?
可以肯定的是,兩人有在彩虹前親昵地自拍留影。手持手機的李總理還格外貼心地下蹲至與愛妻一樣的高度,確保兩人無身高差才自拍。

(通訊及新聞部)100個關於建國總理的故事
其中一個展廳播放著與李光耀相識或接觸過的各行各業新加坡人的採訪視頻,收錄了100個關於建國總理的故事。
李顯龍總理介紹,收錄的有Mary Stella James的採訪。她的父親Peter James生前曾當過李光耀的行政管家,因此Stella的童年(1950年至1970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總理官邸度過。
另一接受採訪的人是Zulkarnain Bin Mohamed,他是在1950年代甘榜時期認識李光耀的。

上圖視頻中的是Mary Stella James,下圖視頻中的是Zulkarnain Bin Mohamed。(通訊及新聞部)李光耀的小學校桌

(通訊及新聞部)
展覽中也重塑了李光耀小學的書桌。抽屜裡頭擺放著文具、浚源學校以及直落古樓英文小學的成績報告本等,還有一張字條介紹有關建國總理早期求學的事跡:
上小學時,李光耀曾兩次要求轉學。
李光耀的外婆原本堅持他到華文學校學習。因此,他最早在一間私塾念書,因為不喜歡死背課文的學習方式,後來轉到華校浚源學校。
由於他在家中只說英語和馬來語,他上課時很吃力,無法完全聽懂華語的教學內容。
在多次說服和抱怨他對華文源流學校課程的掙扎之後,外婆才讓他轉到直落古樓英文小學。
結果他的成績優異到可以跳級。小學只需讀五年,最後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進萊佛士書院讀中一。
李總理在臉書上寫道:他(父親)是一個聰明但淘氣的學生。
偉人背後的女人
展覽中有四個房間記錄著李光耀和夫人柯玉芝結婚前後的生活。
從總理所貼出的照片,其中有李光耀生前的睡房和辦公房。

(通訊及新聞部)
李總理參觀後說:
「我很感動,這個展覽如此美麗地描繪了我父母對彼此的愛.......其中一個房間更恰當地命名為『每個偉人的背後』,這表明了我母親是支撐我父親的支柱。」
「親臨」李光耀夫婦的婚禮

(通訊及新聞部)
李顯龍總理介紹說:
「看到這個歪歪扭扭的蛋糕,我很開心,這是1950年我父母婚禮上的蛋糕複製品。房間裡甚至還播放了婚禮歌曲作為背景音樂,讓體驗更加真實。」
親身體驗李光耀需解決多個迫切任務的感覺
李總理介紹說,其中一個展廳是競技場。顧名思義,你可以挑戰一下,看看你能在多快的時間裡,一次過「解決」多個問題。這在展廳體現了李光耀在1959年成為新加坡總理後所面臨和必須處理的所有緊迫任務。
溫馨提醒,LKY: The Experience展覽將在月底(12月31日)結束,成人票18新元;樂齡票(65歲以上)14.4新元,12歲以下兒童入場免費。詳情i請瀏覽https://lkyexperience.com/